山東援疆技術人員(左一)正在傳授當地工人種植技術。  史亞婷攝(人民視覺)">



山東援疆技術人員(左一)正在傳授當地工人種植技術。
史亞婷攝(人民視覺)







  黃三角國家農高區鹽堿地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沙漠旁的疏勒蔬果香(經濟新方位·縣域經濟觀察)

2025-05-11 08:04: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山東援疆技術人員(左一)正在傳授當地工人種植技術。

  史亞婷攝(人民視覺)

">

山東援疆技術人員(左一)正在傳授當地工人種植技術。
史亞婷攝(人民視覺)

  黃三角國家農高區鹽堿地現代農業試驗示范疏勒基地的作物長勢喜人。

  高開強攝(人民視覺)

">

黃三角國家農高區鹽堿地現代農業試驗示范疏勒基地的作物長勢喜人。
高開強攝(人民視覺)

疏勒還是那個疏勒。一抬眼,就是起伏的沙丘,那是一望無際的塔克拉瑪干沙漠。

疏勒不再是那個疏勒。沙漠邊緣的防護林旁,一排排蔬菜拱棚、高大明亮的玻璃溫室和現代化農業廠房,替代了原先的撂荒鹽堿地。這里是位于新疆喀什地區疏勒縣的喀什(山東水發)現代蔬菜產業示范園(以下簡稱“示范園”)。

走進一間拱棚,拉開門簾,溫潤濕氣撲面而來。“采摘的、批發的、預約的……一天到晚接不完的電話,源源不斷地來人。”拱棚主人、巴合齊鄉巴合齊村村民布威海麗且姆·圖爾蓀放下電話,嘴上“抱怨”著,卻始終笑盈盈。她租下3個蔬菜大棚,一年能賣幾十噸菜。

曾經難見綠葉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結出甜美的蔬果,給當地群眾帶來甜蜜的生活。

沙漠旁的蔬果怎么來的?富民設施農業如何建成?近日,記者走進疏勒。

蔬菜“棚主”的成長路

新疆高強度的陽光透過薄膜照射進拱棚,地面上一壟壟的番茄苗迅速生長,一天一個模樣。

“每天都有活兒,早上過來把棚頂被子收起來、晚上再鋪開,要保證棚里的溫度、濕度達到標準。”照料菜棚近5年,布威海麗且姆·圖爾蓀已是行家里手,說起種菜滔滔不絕。

2020年,參加完縣里免費的農業技術培訓,她被安排到示范園當技術員。

“拿著工資,還能跟著山東的老師學技術。”布威海麗且姆·圖爾蓀說,在示范園干了1年,發現門道真不少:溫度濕度要控制好,離不得人;施肥施藥的時機把握更不能馬虎。

第二年,園區向學過技術的農戶開放出租拱棚。布威海麗且姆·圖爾蓀租下其中3個。

“以為自己學到位了,真干起來問題不斷,急得天天哭。”布威海麗且姆·圖爾蓀說,幸運的是,從翻地到起壟,從栽苗到打杈,從授粉到疏果,園區都派人來指導。苗子和肥料,園區也統一賒賬提供。

“第一年種的是普羅旺斯西紅柿,3月15日第一批成熟,5月底最后一批西紅柿被收走。6月初園區結賬,我銀行卡上多了10多萬元。”仔仔細細看了好幾遍,確定沒數錯位數,布威海麗且姆·圖爾蓀給媽媽打電話,兩人都流下激動的淚水。

從農民到員工,再到蔬菜“棚主”,疏勒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養體系逐漸形成。示范園內879個溫室蔬菜拱棚,600多個已被農戶租下。

在疏勒縣的一個小院里,有棟三層小樓,共20多個房間。這是縣里專門成立的水發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學校。透過窗戶往里瞧,老師正在講小白菜種植技術,臺下坐滿了皮膚黝黑的莊稼人,聽得聚精會神。

“創建學校,就是想通過援疆項目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校長涂榮清說,除了在校內舉辦培訓班,學校也組織教師到鄉鎮開展培訓,已培訓超3.8萬人次。

60多家合作社帶動1.3萬余人就業

除了這879個溫室蔬菜拱棚,示范園還有一座7萬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溫室、6500平方米的育苗中心。

智能玻璃溫室是一座現代化的農業設施,室內遍布管道、傳感器、攝像頭,蔬菜采用立體種植。“剛引進的新苗還很脆弱,目前是全封閉式管理。”技術員孫思祥說。

溫濕度、水肥比、光照度……在智能玻璃溫室內,植物生長所需的外部條件都可智能控制。而在布威海麗且姆·圖爾蓀的拱棚里,大部分工作還是需要人工操作。

“這兩者結合,構成一套現代農業體系。”示范園副總經理劉方舟說,“在智能玻璃溫室內,技術員進行前期試種試驗,利用智能控制設備,選出適合當地的蔬菜品種,同時歸納出蔬菜種植適宜的溫濕度、日照強度等數據。試種成功的品種,在育苗中心進行大規模育苗。菜苗和種植數據,會提供給租用大棚的農戶,進行訂單式大規模生產。”

“對‘棚主’,園區統一提供種苗、技術、品牌和銷售。他們租用一個拱棚,年產值15萬元左右,不需要承擔市場風險。”劉方舟說。

沙漠旁的農業縣要建成現代農業體系,不是件容易的事。

沙漠邊緣大規模建防護林,助力塔克拉瑪干沙漠綠色阻沙防護帶全面鎖邊“合龍”,也為疏勒縣打造了一道防風阻沙的綠色屏障。疏勒縣自然資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金國介紹,曾經的疏勒縣,3、4月份沙塵天,能見度只有5米到10米,現在,在沙塵最重的時候,能見度也有100米到500米。

“沙漠和風沙對生活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小,這是現代設施農業能夠發展起來的前提條件。”疏勒縣委副書記、山東東營援疆指揮部指揮趙峰說,山東援疆干部一屆接著一屆干,引進的農業龍頭企業越來越多,形成了規模。這些企業研發出適合新疆的蔬菜科學種植技術,通過示范和教學帶動周邊農戶,形成優勢產業。疏勒成立了60多家“村黨支部+龍頭企業+農戶”合作社,帶動1.3萬余人就業。

山東專家選育400多個蔬菜品種

在疏勒,像喀什(山東水發)現代蔬菜產業示范園這樣的蔬菜產業園有不少。智能蔬菜大棚進行試種試驗、產品展示、研學接待,園區自營一批溫室起示范帶動作用,周邊農戶參與種植形成規模效應。

行走在疏勒的不同園區,能看到:不用一粒土的水培蔬菜,像黃瓜一樣爬藤的空中西瓜,幽暗潮濕的大棚里種滿的食用菌,還有現代設施特色畜牧業……

在沙漠邊發展設施農業,有幾道必須跨過的難關。

“種西瓜,必須攻克土質改良的難題。”新疆蔬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運營部主管侯永芳介紹,“疏勒地處沙漠邊緣,土地鹽堿化程度較重。種植的第一步,就是成立專家小組,檢測土壤成分,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改良。”

“土質改良后,也不是所有品種都能種得活、種得好,還得開展一輪試種植。”侯永芳說,他們挑選了50多個品種的西瓜進行精心種植,希望挑選出能較好適應當地環境的品種。

在山東東營援疆指揮部推動下,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派出專家團隊,在疏勒建設試驗示范基地,篩選出適宜當地種植的優良新品種,培育新技術新模式。疏勒縣巴合齊鄉黨委書記黃乃源介紹,山東省農業科學院選育了400多個品種的蔬菜來疏勒試水,挑選出約40個品種。

走進基地的科技小屋,展示架上陳列著專家篩選出來的蔬菜品種,還有針對當地編寫的種植技術教材。翻開教材,平實易懂的文字詳細介紹著各種蔬菜的種植秘訣。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的農業技術員還為種植戶提供進棚指導,開展了20多期培訓,共有3000多名農民參加。”黃乃源說。

通過援疆項目,疏勒縣設施農業的產業鏈條不斷延展,從科研、生產到銷售、加工,疏勒發展出30多個蔬菜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在15萬噸左右。當地還形成了10個蔬菜產銷合作社、12個凈菜分揀車間。

在喀什(山東水發)現代蔬菜產業示范園,西區是生產基地,東區則配套建設了一條深加工生產線、2萬平方米的冷庫、1.3萬平方米的交易市場。

“通過深加工、冷鏈儲藏、冷鏈運輸,可以延長農產品上市時間、拓展運送半徑,也提高了附加值。”劉方舟說。

如今,疏勒已建成2萬畝優質蔬菜生產基地、5600畝種植蔬果的日光溫室、4萬多個拱棚,年產蔬菜超過60萬噸,產值15.6億元左右。優質蔬菜銷往400多公里外的阿克蘇地區、1400多公里以外的烏魯木齊,還賣到了北京、上海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

曾經風沙漫天的疏勒,向設施農業要食物,成了生機勃勃的“菜籃子”。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11日 03 版)

  • 相關閱讀
  • 業內賢達溯古尋理 為當代心理疏導解鎖文化密鑰

      中新網濟南5月11日電 (李明芮)山東省衛生保健協會心理健康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體學術會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心理健康論壇5月11日在山東濟南召開。來自東南大學、澳門城市大學、山東大學、國際精神分析...

    時間:05-11
  • 國家水網再“落子” 多項重大水利工程進度刷新

      近期,全國各地扎實推進水利工程建設,多項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新進展。  古賢水利樞紐工程  古賢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水沙調控體系的核心工程和國家水網的重要節點工程。雙導流洞貫通是今年古賢工程建設的重中之重。...

    時間:05-11
  • 中外家庭在滬用戲劇藝術傳遞情感

      中新網上海5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節、靜安戲劇節——中外家庭戲劇大賽頒獎典禮11日舉行。中外家庭的作品均以其獨特的主題和深刻的內涵,展現了戲劇的魅力與家庭的溫暖。  中外家庭戲劇大賽作...

    時間:05-11
  • 北京科博會展出1200余項技術成果 現場簽約額超58億元

      中新網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 呂少威)第二十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北京科博會)11日落幕,本屆北京科博會集中展出前沿科技、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等領域1200余項最新技術和科技成果,現場簽約項目43個,總金...

    時間:05-11
  • 2025中國圖象圖形大會開幕 共同探討AI+大模型等前沿議題

      中新網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從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獲悉,由該學會主辦的2025中國圖象圖形大會(CCIG2025)5月10日在長沙開幕。大會特邀多位院士專家作主旨報告,共同探討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三維重建等前...

    時間:05-11
  • 香港青少年青海湖畔感悟“生態美”與“家國情”

      中新社西寧5月11日電 題:香港青少年青海湖畔感悟“生態美”與“家國情”  作者 潘雨潔 馬銘言  5月6日至10日,香港“奮進行動”(香港特區政府注冊的義務團體,由在職香港警察組成)及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師生一...

    時間:05-11
  • 兩岸學者:大陸的發展是臺灣的機遇而非威脅

      中新社上海5月11日電 (張楊彬)近來,民進黨政客不斷炒作“大陸威脅”,煽動“反中仇中”,在島內不斷升級政治高壓。10日至11日在上海舉行的2025年兩岸關系研討會上,多位學者表示,大陸的發展進步是臺灣的機遇而非威脅,中國...

    時間:05-11
  • 當出行“邂逅”高科技 “一機暢行”智慧服務解鎖游客“絲滑體驗”

      央視網消息:今年“五一”假期,浙江省累計全域旅游人數3114萬人次,同比增長13.7%。當地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以智慧服務賦能文旅體驗,為國內外游客打造“輕松游”新場景。那么對于來浙旅游的游客,他們吃、住、行是否方便?...

    時間:05-11
  • (尋味中華丨非遺)甘南瑰寶南木特 唱念歌舞頌古今

      中新社甘肅甘南5月11日電 題:甘南瑰寶南木特 唱念歌舞頌古今  中新社記者 丁思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雙岔鎮二地村村口,近百輛摩托車、三輪車、汽車沿路有序停放,遠處嘹亮的藏戲歌聲傳入耳中。連日來,當地...

    時間:05-11
  • 超導會如何影響人類生活?

      超導會如何影響人類生活?(趣科普)  想象一下,未來超導可能如何影響人類生活?  晨光中,城市道路行駛的汽車,正通過地下的超導無線充電設備實時補能。  搭載超導推進系統的電動飛機掠過江面,向遠處飛去。  超導磁...

    時間:05-11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山县| 台北市| 瓮安县| 平度市| 永善县| 靖江市| 昭通市| 巴塘县| 金湖县| 信丰县| 潜山县| 根河市| 屯门区| 沂源县| 泰宁县| 香港 | 乌鲁木齐市| 丰原市| 松江区| 盐边县| 梅河口市| 昔阳县| 漳平市| 渝中区| 驻马店市| 清水河县| 呼和浩特市| 高碑店市| 安阳市| 三河市| 洛浦县| 博湖县| 临猗县| 城步| 万源市| 永泰县| 隆林| 怀集县| 南京市| 长兴县|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