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倩怡
北京時間昨日凌晨,國內互聯網領軍企業、全球最大電商阿里巴巴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IPO招股書。市場預期,這或將是今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最大規模的IPO案例。
透過招股書,和阿里此前從未公布過的商業數字,阿里龐大的商業帝國版圖終于清晰地浮出水面。“這后面是整個中國電子商務行業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評價。
不過,機遇中也蘊藏著挑戰,阿里方面對此也有認識。馬云在一封內部郵件中提醒,阿里人要清醒認識到資本市場巨大利益誘惑背后有著無比巨大的無情和壓力。阿里巴巴這次在國際資本市場必將會因為規模、期待值、國界意識、文化沖突、區域政經……遭遇空前絕后的挑戰和壓力。
與雅虎約定在明年底前上市
長達248頁的招股書顯示,阿里此次計劃募集10億美元,這與當年Facebook上市的融資額136億美元相差甚遠。對此,業內人士解釋稱,這只是公司選擇在美國上市時需要向美國監管機構遞交的占位資金,用于計算注冊費。依照慣例,這一數字隨后將會被更新。
相較于國內一些仍處在“燒錢”、還未見到盈利曙光的電商企業而言,阿里可謂“財大氣粗”。招股書顯示,2013年的2—4季度,阿里集團的收入為404.73億元,運營利潤達207.38億元,運營利潤率約51.2%;凈利潤177.42億元,凈利潤率達43.8%。
就在2010財年,阿里集團的運營利潤還是-13.1% ,凈利潤率也是-7.5%的負位數,每年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造就了“阿里式傳奇”。過去幾年,阿里集團的收入和盈利與平臺成交額走出了幾乎一致的強勁增長曲線。
據了解,阿里巴巴集團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向賣家提供的互聯網營銷服務和從交易額中抽取的傭金。在阿里的平臺模式下,其毛利率水平一直很高。2009年以來,阿里集團毛利率一直在70%上下浮動,最低66%,最高78%。
目前,阿里巴巴董事會共有4個席位,分別是美國雅虎方面的杰奎琳·雷瑟斯、日本軟銀的孫正義以及馬云和蔡崇信。股權結構方面,截至2013年12月31日,馬云持股8.9%,蔡崇信持股3.6%,公司其他高管的持股比例均不足1%,而軟銀持股34.4%,雅虎持股22.6%。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阿里上市,募集資金更多只是“錦上添花”,迫切的原因在于它與主要股東之一雅虎在2012年約定,阿里需要在2015年年底前在香港或美國上市,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考慮將內地作為上市地點。
雖然阿里管理層持股并不占優,但是阿里合伙人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管理層對于公司的運營權利。具體來看,阿里巴巴合伙人擁有獨家提名多數董事會成員的權利。不過合伙人提名的董事候選人,仍需股東大會投票通過。
淘寶天貓活躍買家超2.31億
本周阿里或將遞交IPO書的消息不脛而走之后,部分華爾街機構給出阿里巴巴的估值已達到2500億美元,較半個月前多家機構給出的1680億美元,大幅提升48.8%。
相較之下,阿里顯得謹慎不少。招股書中透露,4月份基于股票發行數量以及該公司對其每股股票價值的內部估算,阿里對自己的估值約為1090億美元。
具體來看,選擇“打包上市”的阿里巴巴集團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涵蓋零售與批發貿易兩大領域。其中,淘寶、天貓與聚劃算構成“中國零售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和1688分別是國際與國內批發貿易平臺,全球速賣通則是阿里旗下的國際零售平臺。不過,掌管炙手可熱的支付寶公司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并不在上市資產中。
國內用戶耳熟能詳的淘寶、天貓的魅力究竟有多大?招股書顯示,2013年,大約有113億筆的交易在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國零售平臺”達成,平均每個買家購買了49筆,每一筆的成交額約136元。也就是說,每個買家一年時間內有6700多元花在了阿里巴巴。
這份自信也源于阿里在和ebay、亞馬遜等國際電商巨頭的比較中不落下風。招股書顯示,截至2013年底,淘寶和天貓的活躍買家數超過2.31億,活躍賣家數大約為800萬;2013年,淘寶、天貓、聚劃算三個平臺交易總額達到15420億元,約合2480億美元,遠超ebay和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同樣是在2013年,淘寶和天貓共產生了50億個包裹,平均每天處理1370萬個包裹,占中國當年包裹總量的54%。
在這背后,是有著龐大消費人口為基礎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蓬勃發展。目前,在線零售占中國總零售市場的份額僅為7.9%。艾瑞咨詢預計,到2016年,中國在線零售市場的普及率將達到11.5%,規模達3.79萬億元。這也意味著從2013年至2016年,在線零售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7.2%。
筑起阿里商業帝國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招股書上,阿里方面如是說。盡管仍頭頂著“電子商務公司”的頭銜,近年來頻頻在資本市場出手的阿里早已筑起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除了自家的淘寶、天貓、聚劃算這三大“王牌”交易平臺之外,阿里的觸角已經伸至社交、在線視頻、物流、金融、文化、地圖、傳統零售、團購等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社交方面,通過在今年4月微博上市時的最近一次認購,阿里已手握微博近30%股份;同樣是今年4月,阿里又以12億美元入股國內第一大視頻網站優酷土豆;擁有甲級測繪資質的高德地圖已經成為阿里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傳統商業方面,阿里分別入股了海爾和銀泰,和商業大佬達成“聯盟”;互聯網金融方面,阿里的關聯公司支付寶更以一款“余額寶”拉起了互聯網金融大熱的序幕……
在這背后,阿里云還有意提供“水和電”式的數據服務。招股書顯示,截至2013年底,阿里巴巴的云計算平臺已經為98萬個客戶提供服務,涵蓋電子商務、數字娛樂、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氣象、政府管理等多個領域。基于龐大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和云計算平臺,阿里巴巴未來將是最大的數據應用和輸出平臺。
“我們不僅僅是在運營一家公司,我們把自己看作這一生態系統的管家,職責是讓生態更加繁榮與平衡,讓所有參與者獲得利益。”阿里在招股書中說,不同參與者之間的互動都為對方創造了更多價值。
不少業內人士對此有另一種更務實的解讀。“阿里近年來的頻繁收購是為了搶奪移動互聯時代的入口。”姜奇平對記者說,和百度、騰訊不同,阿里是網絡流量的消耗方,而前兩者則是網絡流量的生產方。由于移動端的用戶流量相較于原先的PC端更為分散,這使得阿里更迫切地想要搶奪移動端入口。因此,阿里勢在必得地獲得了美團、UC瀏覽器、高德地圖、新浪微博等入口。
業界觀點
阿里上市要警惕“踩地雷”
“總體來看,盡管并不完美,此次阿里在美上市仍是一次利大于弊的選擇。”為多家公司IPO和融資并購提供過法律服務的大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祝偉對記者說,目前阿里作為一家電商公司,已經在全球闖出了知名度,但距離谷歌等國際頂尖互聯網公司仍有一定距離,通過在美國上市、擴充資本,或將在市值上打造成為全球最頂尖的互聯網公司。
不過,阿里選擇在美上市,仍有一些需要警惕的地方,避免踩上地雷。
“淘寶的商業模式,或將引起美國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祝偉表示,美國對假冒偽劣、盜版侵權、未經經銷商授權商品、低價促銷等商業模式都有著嚴格規定,一旦發現類似現象將直接影響公司估值。而這些問題目前在淘寶上仍有發生,這就將帶來法律訴訟隱患。
此外,祝偉表示,一旦在美股上市,阿里還需要在信息披露方面做足功課。“阿里的枝椏復雜、盤子很大,而美國要求對公司經營信息要有完整披露,要求高于我們的國內企業,這就使得阿里必須在內部管理上進行升級。”
【網言網語】
“郭家武源”:想當年在杭州賣誠信通的時候,有誰會想到阿里巴巴會上市,當時想的會不會是“40大盜的騙子”?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要把握未來趨勢。
“愛喝牛奶愛吃巧克力”:v5!未來電商企業上市會越來越多,收益也會更加明顯。
“belalds”:阿里上市之后,根據馬云持股8.9%的比例,IPO成功身價將升至125億美元,略低于馬化騰略高于李彥宏,看來以后首富爭奪戰除了王健林之外也就是BAT的三人轉了。
阿里巴巴生態體系
消費者保障計劃、交易安全計劃、
反饋和評價體系、平臺規則
買家
支付寶
物流合作伙伴
其他參與者
賣家
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
(互聯網金融)
Alibaba
(國際電商)
1688
(電商采購批發)
天貓
(B2C電商)
淘寶網
(C2C電商)
聚劃算
(團購)
AliExpress
(國際電商)
優酷
(視頻網站)
微博
(社交)
高德地圖
(O2O)
菜鳥網絡
(物流基礎設施)
阿里媽媽
(互聯網營銷)
阿里巴巴生態體系
數說阿里
149190970萬50億110億 177億 2480億
2013年2-4季度,阿里集團收入為404.73億元,凈利潤177.42億元,凈利潤率達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