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到中國最大的,是不管到哪里,最大的!”英國駐華使館的工作人員昨天在官方微博上興奮地提醒“粉絲”們。
英國首相卡梅倫昨日開始了他為期3天的訪華之旅。隨同他出訪的,是包括空客、捷豹路虎、勞斯萊斯、英國石油、巴克萊、匯豐等公司在內,英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商務代表團。
去年,中英貿易額630億美元。近三年,中國對英投資增長了7倍多。日趨緊密的經貿聯系,將兩國關系推進了新時期。
對華貿易增長遠高于歐盟他國
卡梅倫訪華的豪華陣容和英國國內對此次出訪的重視,讓輿論普遍認為,中英經貿關系將從去年的“冷淡期”回暖。
此前,英國財政大臣宣布將秋季預算報告延后發布,以遷就卡梅倫的訪華行程安排。卡梅倫自己也在訪華前夕高調開微博做宣傳,并表示“英中合作領域不受限制”。
他率領的訪華團由約150位工商界領袖和部長級官員組成,涉及各行各業。其中還有不少中小企業代表,反映了卡梅倫試圖推進中小企業對華出口的決心。
“這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姿態,而是實實在在的措施。”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英國拓展與中國經貿關系的訴求強烈。
“過去,英國和美國、歐盟成員國的經貿關系更密切,但歐債危機沒有明確的復蘇信號,美國至今也難輕言退出量化寬松,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即使有所放緩,7.5%的經濟增量也是巨大的。英國自然不肯與中國失之交臂,要在戰略上發展與中國的關系,增加選擇。”
今年1至10月,中英貨物貿易額達561億美元,同比增長7.5%,遠高于中國與歐盟外貿平均增速。但英國對華出口在總量上還落后于德國。
據英國媒體報道,卡梅倫此行將呼吁減少20個行業的關稅,包括汽車、制藥、機械和電子產品,這些占英國對華出口的36%。此外,卡梅倫還表達了支持中國提出的與歐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立場。
在投資等領域簽署10個合作文件
除了貿易,投資是兩國間另一個充滿誘人機會的領域。去年,英國接受的中國投資為歐洲之最。英國很多優勢產業都是中國發展的重點。與此同時,英國基礎設施嚴重老化,需要來自國外的投資。
昨日,兩國在投資、科技創新、金融、司法、文化、衛生等領域簽署了10個合作文件。
“在英國投資的中國企業,往往看中英國的高科技和獨特的資源。而通過與中國公司的商業合作,英國不僅能夠增加就業,還能拿到通往中國市場的鑰匙。”白明說。
英國《每日電訊報》11月30日刊登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撰寫的文章,認為改革必將給兩國合作帶來新機遇。據估計,中國今后5年新增對外投資將達5000億美元、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中國赴海外游客將達4億人次,英國有望從中受益。
晨報記者 劉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