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視報道了河南省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王曄拖欠貸款不還當“老賴”一事。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官網19日通報稱,河南高院調查后查明情況屬實,決定給予王曄行政記大過處分,同時建議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免去其漯河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職務。
法院副院長當起老賴
臨潁縣農村聯合信用社工作人員:咱們見個面吧,今天專門過來了,現在他們幾個名流啊都主動地還完了,我看這是大政策,全省都這樣。
王曄:我知道了啊,以后再說吧。
臨潁縣農村聯合信用社工作人員:要不這樣吧王院長,你要開會忙的話,這有一個催收通知書,你簽一下字。
王曄:(訴訟)時效都已經過了,我怎么給你簽……我不會給你簽的,那你起訴吧,好吧,我沒法往下說了,好吧。
臨潁縣農村聯合信用社工作人員:那依法起訴,起訴,怎么會起訴你,你是(法院)領導怎么起訴你。
王曄:那沒有事,你起訴你也贏不了。
不見面、不簽字、不還錢,還給催他還款的信用社工作人員出主意,到法院告去。電話那頭賴著不還錢的人,就是王曄,他是河南省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副院長。同時,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強硬的老賴,在2002年、2003年,他以購買貨物的名義前后3次從臨潁縣農村聯合信用社貸款65萬元,按照約定,他應該在2004年還清本金和利息,算下來現在十多年都過去了,不僅利息沒還,就連那65萬的本金同樣也是一分錢都沒還。
對于王曄賴賬不還的原因,信用社工作人員認為,肯定不是償還能力問題,因為他們早就了解到,在漯河市當地地段最好的一個小區里,王曄以他妻子的名義在里面購買了一套自己的房產。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王曄那棟樓是小區里最好的地段,房價從開盤時候每平方米3000多元,現在也漲到了接近每平方米1萬元。
對于訴訟時效,《民法通則》第7章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王曄沒有履行還款協議那一年是2004年,也就是說,信用社應該在2005和2006這兩年內向法院提起訴訟,超過了兩年,這65萬元的貸款雖然債權債務關系依然存在,但在法庭上,只要王曄他們向法院提出訴訟時效問題,信用社的這個官司就肯定贏不了。王曄就是利用這點法律知識知法犯法。
13000多人欠款不還
在當地,類似的老賴不止王副院長一個。據統計,僅在臨潁縣內,就有13000多人拖欠信用社的貸款逾期不還,這些人當中,有基層的村支部書記,也有普通老百姓,這些人導致的欠款額高達12個多億。據了解,臨潁縣全縣總的貸款余額是21.6億,其中,不良貸款占到了12.3億,占比50%以上。而臨潁縣2013年公開的全縣財政收入才9個多億。
而面對信用社工作人員,老賴們經常玩起躲貓貓游戲。蔣彥軍,是臨潁縣王崗鎮北村的現任村支書。從2002到2004年,蔣彥軍分16次從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189.5萬多元用于發展自己的企業,并約定在2005年還清本金和利息,但到如今,本金和利息1分未還。對于這189萬多元的貸款,蔣彥軍沒有提出任何異議,但是說到還款問題,蔣彥軍堅持等到明天再說。工作人員無奈,只好答應第二天上午再來商量還款計劃。第二天上午,按照約定的時間,工作人員從縣城準時來到王崗鎮,剛走進蔣彥軍的家,蔣彥軍的妻子就告訴工作人員,蔣彥軍已經趕往鄭州看病去了。
河南省高院建議免職
據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網站消息,中央電視臺17日報道漯河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王曄拖欠貸款后,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紀檢組監察局、漯河市紀委、漯河中院紀檢組對此事進行了認真調查。
經查,央視曝光王曄拖欠貸款屬實,王曄已于5月17日下午歸還全部貸款和利息。省高院認為,王曄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在借取農信社貸款后不僅拒不償還,還發表失信言論,嚴重違反基本道德準則和法官職業操守,嚴重損害人民法院形象,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
根據有關規定,省高院決定給予王曄行政記大過處分,同時建議漯河市紀委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建議漯河市委、漯河市人大常委會按照法定程序免去王曄漯河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職務。漯河市委、市紀委支持省高院對王曄的處理決定和建議。據央視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