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3日電 國新辦13日就2025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副署長王軍表示,近年來,我國西部地區堅持以大開放促進大開發,逐漸從內陸腹地走向了開放前沿。2024年西部地區進出口首次突破4萬億元,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比重達到了9.2%。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區外貿發展保持強勁動能,進出口3.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2%。
王軍指出,歸結起來主要得益于三個方面:
一是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雙驅動。西部地區持續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前三季度家電、摩托車、家具等傳統制造業產品出口增速超過兩成;特色農產品通過精深加工大幅度提升附加值,咖啡液、鱘魚子醬等產品加速出海。同時,西部地區探索發展現代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高技術產品出口超過4500億元,增長26.4%。
二是平臺建設和通道建設雙提速。近期,重慶國際鐵路港綜保區通過驗收,使西部地區擁有的綜合保稅區增加到了41個,對企業的吸引力、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同時,西部地區大力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通道樞紐建設,一條條開放之路編織成網。前三季度,西部地區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進出口6115億元,增長19.3%,拉動西部地區外貿增長3.4個百分點。
三是外貿主體活力、實力雙增強。各類企業持續聚焦西部發展,民營、外資、國有進出口企業數量同步增加。前三季度,西部地區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數量達到了4.1萬家,增加11.8%。我國進出口規模前一百位的企業中,西部企業就占到了12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家。
王軍表示,今年,我國首次召開中央周邊工作會議,西部地區開放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海關將加力支持西部地區發揮區位優勢,優化口岸布局,提升通道能級,為提高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做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