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0月14日電 (方偉彬 謝君源 成宇瓏)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4日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共同簽署《關于聯合懲戒惡意注銷行為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的工作備忘錄》(下稱《備忘錄》)并發布典型案例。
據廣州中院介紹,近年來,隨著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該市采取了一系列市場退出制度的配套改革措施,簡化注銷登記手續,讓真正有退出需求、債務關系清晰的企業快捷便利退出市場,提高了社會資源利用效率。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4日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彭勇 攝值得關注的是,部分企業利用商事制度改革帶來的企業退出便利,在涉企案件訴訟和執行期間,進行“虛假清算”“惡意注銷”,不僅擾亂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秩序,導致司法資源空耗,而且損害債權人合法權益,破壞市場交易的誠信基礎。
在此背景下,廣州法院和市場監管局開展聯動協查,打出信息互聯共享、線索及時移送、程序有序銜接、整治協調配合的“組合拳”,形成糾紛源頭治理和失信聯合懲戒工作合力。
發布會上,兩家單位共同簽署了《備忘錄》,針對惡意注銷發生的原因和特點,對在審、在執、在破案件中的惡意注銷行為,建立了“前端預防+中端發現+末端懲戒”的全鏈條多元共治工作機制。據悉,雙方將建立“法律告知+法治宣傳”兩項前端機制;建立“信息共享+聯動協查+雙向函告”三項中端機制;建立“行政撤銷+司法追責+信用懲戒”的三重末端機制。
此次《備忘錄》的簽署及典型案例的發布,是廣州維護市場誠信生態、助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有力舉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