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記者 鄭少玲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4.35萬億元,同比增長24.3%。其中,B2B交易額達3.4萬億,同比增長15.25%;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7542億元,同比增長 47.3%,預計2013年有望達到17412億元。此外,根據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跨境電商交易額達2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5%,均高于線下傳統外貿交易額增幅,但目前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在出口中所占份額還較小。
相對國內電商的“激烈肉搏”,跨境電商則呈現出一片“碧海藍天”。然而,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跨境電商仍存在諸多問題。
據了解,大部分海外購物網站都只支持PayPal。盡管“海淘一族”知道一旦把錢匯入PayPal便無法在國內取出,也不得不開設PayPal的賬戶,這導致他們在消費時容易出現各種選擇“糾結癥”以及對交易安全的擔憂。PayPal中國區跨境業務的有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在調查消費者拒絕跨境電子商務原因時,最重要的兩個原因都是與交易安全有關,分別是害怕身份被盜用及網絡詐騙。此外,高昂的網購成本也讓眾多的“海淘一族”對跨境電商望而卻步。據了解,目前在線外貿賣家向海外買家發貨主要通過航空小包及國際快遞兩種方式。DHL、UPS等國際快遞速度快,但是價格昂貴;航空小包收費便宜,寄到美國一單(1公斤內)90元左右,但是速度慢,耗時達一個月。如果國內的跨境物流電商平臺發展得好的話,將打通跨境物流各環節,降低行業成本、提升跨境電商的效率。
除了在線上支付、物流等環節上遇到的困難之外,跨境電商還存在無法退稅和結匯、通關周期長、費用高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