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統計局獲悉,將于元旦正式啟動的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將把個體經營戶的經營數據納入經濟指標。第一輪入戶登記普查結束后,我市還將選取6個區的部分個體戶作為樣本進行抽樣調查。
統計部門介紹,本次經濟普查對象為我市區域內全部法人和產業活動單位以及從事第二、三產業的個體經營戶。初步統計,全市需查清查實約60萬戶各類法人、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的生產經營情況,其中,個體經營戶有40多萬戶。
相關負責人介紹,2004年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時,全面登記了個體戶的基本信息及其收支情況等數據。他說:“2008年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時,沒有要求登記個體戶的收支情況,但本次經濟普查將采用抽樣的方法搜集個體戶的經營情況,個體戶經營數據將再次納入普查的經濟指標。”
下月起,我市進入全面入戶調查時,普查員將使用手持電子終端(PDA)逐一把各普查對象進行GPS定位、底冊信息核查和相關證照拍照。“我國前兩次經濟普查均采用紙質報表,由普查員手工采集數據,本次普查首次采用PDA,普查信息直接存證,再直接上傳到全國的數據庫,可以避免弄虛作假。”上述負責人說。
他還透露:“入戶搜集完資料后,還將對江夏、黃陂、新洲等6個區的部分個體戶進行抽樣調查,進一步獲取個體戶的經營收支等數據。”記者在《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方案》中看到相關要求:“抽取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戶作為樣本進行深度調查,推算個體經營戶的相關經濟數據。”
“這次又將個體戶經營數據納入經濟指標,體現了近年來我國個體經濟發展的強大活力。”統計部門人士說,“我市約有40多萬個體戶,摸清他們的家底有助于反映我市整體的經濟狀況。”(見習記者 林敏 通訊員 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