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去溫州各地跑了一圈,真切感到“回歸”已成溫州主流,金融風波中溫州經濟的“小草”正在發芽。
溫州企業開始回歸主業,回歸實業,實體經濟有望再度振興。今年1月至6月,溫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1902億元,增長4%,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13億元,增長21.7%,同比提高12.5個百分點;其中主營業務利潤107.5億元,占比95.4%。
溫州GDP正在“去房地產化”。曾幾何時,溫州炒房團四處出擊,不僅推高了別人的房價,也炒高了自己的房價。然而,溫州房價不跌不知道,一跌嚇一跳。截至今年6月,溫州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已連續34個月下降,三年下跌30%以上。但今年上半年,和浙江全省房地產市場量價齊跌(分別下降22.6%和27.5%)的狀況相比,溫州購房者日漸增多,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5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1%,比全省高出近40個百分點。價跌量升的趨勢表明,溫州的房地產日漸常態化,整體經濟正在走出過于依賴房地產的泥潭。
省外溫商正在回歸家鄉。2013年,新引進溫商回歸新項目392個,到位資金220億元。今年上半年,省外溫商回歸到位資金214億元,同比增長22.7%,全年有望達到500億元。
“三駕馬車”正在回歸協調。前幾年,溫州經濟主要依賴投資拉動,出現“投資強、消費和出口弱”的局面。今年上半年,“三駕馬車”開始并駕齊驅,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增速同比提高4.3個百分點;外貿出口增長5.8%,增速同比提高7.8個百分點。
居民儲蓄正在回歸銀行。2011年至2013年,溫州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分別增長14.6%、8.2%和5.6%。今年6月末,溫州市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突破4000億元,達到4125億元,同比增長7.6%,增幅比3月末提高4.8個百分點。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達到8323億元,同比增長4.7%,增幅比3月末提高3個百分點。
銀企關系正在回歸理性。溫州市高度重視化解金融風險,但是企業資金鏈擔保鏈問題依然突出。今年5月末,全市銀行不良貸款率為4.61%。目前,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信用關系尚未完全恢復,但開始相互理解,趨于理性。5月末不良貸款率永嘉僅為1.03%、平陽僅為1.16%、蒼南僅為1.77%,都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民間力量正在回歸活躍。溫州人在經歷了炒房、炒煤、炒礦、炒酒等沉重打擊之后,投資行為更加理性。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增強,草根創業、大眾創業持續發力。今年6月末,溫州在冊私營企業12.67萬戶,同比增長15.3%;個體工商戶45.3萬戶,同比增長12.2%。也就是說,平均64人就有1家企業,平均18人就有1個個體工商戶。同時,溫州民間投資開始發力,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8.8%,是全省民間投資增速最快的地區。
產業升級正在回歸強勁。從企業技改看,全市工業技改投資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2012年增長37.1%,2013年增長37.6%,今年上半年增長24.9%。從新產品看,全市新產品產值率從2011年的10.5%,提高到2013年的16.3%。今年1月至7月,新產品產值增長21.1%。從專利授權看,2012年至2013年全市獲得專利授權17267項、24069項,分別增長54.4%和39%。溫州在2013年度全國地級知識產權示范市考核中列第3位。
此外,雖然溫州經濟連續四年個位數增長,2011年至2013年分別增長9.5%、6.7%、7.7%,今年上半年增長6.5%,步入新常態,但人均GDP一年跨上一個新臺階,2009年跨上4000美元,2010年跨上5000美元,2011年跨上6000美元,2013年跨上7000美元,2013年跨上8000美元。
總之,溫州的金融風波還沒有完全過去,但是溫州經濟最糟糕的時刻已經過去。(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