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31日電 題:樸道征信董事長:數據交易平臺建設需關注四大重點問題
中新財經記者 夏賓
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數據要素峰會“數據高效流通,賦能實體經濟”平行論壇30日在京舉行,樸道征信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以邗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各地數據交易市場建設動作頻頻,但各數據交易平臺仍面臨做大做實數據交易規模突破難等挑戰,具體看有四大重點問題需要予以關注。
一是法律法規的建設完善。趙以邗表示,完善的法律法規是數據交易市場健康發展的保證。目前中國尚沒有出臺針對數據交易的專門性法律法規,在數據交易范圍、數據產權、交易定價、會計、收益分配等方面沒有明確的制度依據,也沒有明確的監管機構。需加快健全完善數據交易生態體系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數據交易體系中各參與方的權利義務,加強對數據交易過程的規范,促進建立良好的數據流通市場環境。
二是交易規則和技術規范的明確。趙以邗認為,數據交易規則不明確是數據確權難、定價難,市場交易主體互信難、入場難、監管難的重要原因。
他指出,目前部分數據交易平臺建立了自身的交易規則體系,但在數據合規審查、數據質量評估、數據資產定價、產品交付等關鍵環節缺乏統一的標準。應進一步加強統籌,在關鍵環節,建立統一的規范要求,推動數據資源向數據資產轉變。
三是強化信息主體權益保障,筑牢數據安全防線。趙以邗表示,在數據交易過程中,需重視信息主體權益保障,強化平臺數據安全責任。數據交易平臺在促成數據交易的同時,也應當承擔相應的數據安全風險防范與數據治理功能,如提供安全認證、風險評估,強化數據安全建設等,對數據交易的上下游風險進行預警預判并主動承擔預防責任。
四是提升市場化發展能力,實現可持續運營。趙以邗稱,政府主導的公共數據交易平臺仍處于規則和模式探索階段,多個平臺表示暫不以盈利為目標,但堅持市場化運營的方向和路徑,才是實現長久發展的良策。公益性與市場化如何結合仍未破題。
“總體看,我國數據交易市場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對關鍵問題加強研究,強化頂層設計指導,科學布局合理規劃。”趙以邗說,既要防止“一哄而上”重復建設,造成新的數據割裂、數據孤島,不利于資源統籌和統一市場建設;也要防止亂象叢生引來嚴格治理而“一哄而散”,產生新的風險,造成不良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