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寧波9月2日電 (方堃)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工信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日前印發的《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明確,到2025年,初步建成數字鄉村標準體系。
9月2日,作為2022世界數字經濟大會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字鄉村,共富未來”重塑農業農村工作新構架論壇(以下簡稱“數字鄉村論壇”)在浙江寧波舉行。作為數字經濟先行地,浙江再一次展示了其數字化改革牽引鄉村振興和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蓬勃力量。
數字鄉村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
“浙江省把數字鄉村作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強化與農業農村數字化改革的整體推進,率先出臺數字鄉村建設‘十四五’規劃和實施方案。”浙江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省畜牧農機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陳良偉在數字鄉村論壇上表示,在數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浙江省以“浙江鄉村大腦”+“浙農”系列應用為核心構架,打造農業農村領域數字化基礎底座和閉環管控的核心業務數字孿生。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高度重視鄉村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探索推進“農業產業大腦+未來農場”的發展模式,啟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產業大腦建設,集成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創新打造智能化未來農場,推動農村要素資源配置優化、生產經營組織形式變革。目前該省已建成數字農業工廠210家,更高標準的未來農場10家。
截至目前,浙江鄉村大腦已歸集數據超18億條,建立“三農”圖層93張,集成智能模塊17個,“浙農碼”賦碼用碼超5000萬次,14個已上線“浙農”應用日均活躍度超過90萬次。
數字鄉村建設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行動,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實現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
農業農村部最新評價報告顯示,浙江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總體發展水平達到66.7%,連續三年位居全國首位。
數字鄉村建設天然離不開數字科技的支撐和賦能。
“浙江聯通成立了農業農村BU和5G創新中心,組建了省市縣百人專家團隊,在農業農村領域積極培育新業態,加快推進產業振興與轉型升級,為實現鄉村振興不斷注入強勁動能。”中國聯通浙江省分公司副總經理虞允綱在數字鄉村論壇上表示,7月20日“浙江鄉村大腦2.0”的上線,是浙江省農業農村領域在數字化改革中的重要成果。
縣市區數字鄉村建設“施工圖”日漸清晰
依托北斗導航高分辨率衛星遙感、無人機監測等技術,構建天空地一體化農業農村感知網絡;基于實時鄉村資源監測服務,圍繞農業產業、農村環境、氣象災害等方向構建60家智能監測分析服務;農村數據孿生服務,實現全域數據監測分析、預警預測,并實現智能化調控和決策支撐……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農業生產場景,是浙江寧波鄉村中普遍應用的數字化手段。
“近年來,寧波市抓住數字化改革機遇,加快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打造了一批具有寧波辨識度的‘三農’標志性成果。”寧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金珊在數字鄉村論壇上介紹,寧波市和鄞州區、奉化區成為浙江省“數字鄉村”試點市、縣,慈溪市入選國家首批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寧波全市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總體水平高出全國平均21個百分點。
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以來,該市加快推進寧波數字鄉村“大腦+應用”集成建設,通過貫通浙江鄉村大腦,構建“1+5+N”的數字鄉村總體架構,系統謀劃建設30個應用場景,農業農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不斷加速。
“寧波數字鄉村具備六大特色亮點,實現天空地一體化感知網絡,智能化預警及決策方案能力,構建區縣特色業務支撐體系,實現政府治理端的數字協同,公共服務端的提質擴面,以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構建五大領域30個場景的應用。”寧波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斌在數字鄉村論壇上如是介紹。
以數字鄉村為主要研究方向,全面助推寧波數字鄉村發展,參與制定數字鄉村行業應用規范和標準等為目的。數字鄉村論壇上,中國聯通寧波市分公司、浙江安廚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萬里學院等21家聯盟單位代表共同發起的“寧波智農數字鄉村發展促進社”揭牌成立。寧波市余姚市農業農村局、中國聯通寧波市分公司、浙江安廚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余姚市數字鄉村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完)
搜索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