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科技賦能廣州美妝產業 “東方特色” 品牌拓海外市場
中新社廣州9月5日電 (記者 王堅)培育靈芝用于抗衰護膚品、從樹木提取木質素做天然防曬劑……在擁有逾千家持證生產化妝品企業,逾四千家化妝品商業企業的廣州市白云區,越來越多的化妝品企業正牽手科研機構,布局植物中草藥等為核心的化妝品原料領域的研發,助力有“東方特色”的美妝產品出海。
據天貓發布的《2021美妝行業趨勢洞察報告》,從線上消費數據來看,作為美妝產品消費主力的“Z世代”(出生于1995年至2010年)消費者的化妝臺上,已經有四成被中國國貨占據。相較國際大牌,“Z世代”更看重功效、性價比。專家認為,現在美妝企業應在鞏固中國市場占有率的情況下,適時開拓海外市場。
廣州市白云區作為中國化妝品產業最集中的地區之一,近年一直在支持當地美妝企業結合自身特點,轉型發展。目前,當地政府已牽頭聯合相關企業、高校,打造了白云美灣國際化妝品研究院集群(下稱“研究院集群”),為美妝產業注入科研動能,助力美妝品牌的出海。
“研究院集群正加急研發一些以植物中草藥為核心的化妝品原料,令民族特色產品在科研力量的加持下邁向國際市場。”在該研究院從事化妝品研發工作的蘇州大學國際化妝品研究院總工程師南國峰5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研究院集群近期在加緊研發更多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配方產品,讓更多海外消費者了解中國化妝品的魅力。
“邀請生物專家參與化妝品產業非常必要,只有多學科交叉才能實現技術創新。”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堅也表示,美妝產業應聚焦建立專業性平臺,集成不同領域專家的智慧。
“目前(工作)聚焦在核心原料研發的方向”,南國峰坦言,中國美妝產品核心原料八成依賴進口,國產原料研發成本高,在品種和質量上均不占優勢,如今對民族特色原料的集中研發有望開辟新賽道,打破這一局面。
“這是我們華南理工大學與廣東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室合作培育的特殊菌種,可在廣州本地進行栽培,收獲孢子之后采用先進的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技術進行提油。”在研究院集群華南理工大學國際化妝品研究中心,華南理工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劉浩拿出一顆靈芝向記者介紹,他們提取出的靈芝孢子油具備良好的抗衰老功能以及淡斑效果,而且整個過程無公害無污染,相比過去采用的醇提、有機溶劑提取技術,更加綠色環保。
記者了解到,研究院集群下設研究院、美灣科技、美灣檢測等三大板塊,打造了“研究院集群研發+服務公司技術轉化”運營機制。南國峰向記者解釋說,中國高校實際上有許多寶貴的研究成果,但多停留在紙面上,研究院集群的組建正是為了促其落地。
“從前,我們專利申請后就放在抽屜里了,現在通過研究院集群,把產學研打通了,科研成果可以走向市場。”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付時雨對記者介紹一瓶正待推出的防曬霜小樣,該產品區別于化學防曬劑,它使用的原料是一種天然物質——木質素,聞起來不刺鼻,還可以成倍提升防曬效果,極具市場前景。
像付時雨、劉浩一樣,用科技助力美妝產業發展的專家還有很多。目前,廣州市白云區已同江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長春中醫藥大學等22所院校(研發機構)達成合作意向,與10余所院校(研發機構)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廣州市白云區不僅為美妝產業引入科技力量,還在積極支持美妝品牌的出海。今年年底前,該區將首次以“白云美灣”名義集體出海參展,帶領該區化妝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全面展示中國美妝產品。
廣東省化妝品學會理事長杜志云認為:“中國消費者對美的追求越來越強烈,需求越來越高,估算到2030年,中國化妝品整個市場將超萬億元人民幣,巨大的市場前景是我們發展的動力,可以推動產業升級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