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批復建設了60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為什么要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保護中心在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方面能發揮哪些作用?
9月6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的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回應了上述問題。他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知識產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和重要支撐,已經成為產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必不可少的競爭手段。同時,知識產權具有專業性強、復雜性高的特點,知識產權維權周期長、成本高。隨著我國企業主體創新發展步伐的加快,對于知識產權快速保護、協同保護、高效保護的需求顯著增加。
張志成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地方和相關部門,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與地方共同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面向省、市優勢產業,提供“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服務。
目前,已在全國26個省(區、市)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60家,其中西部地區保護中心數量有8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實現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的重要載體,一方面,面向區域內重點產業提供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和快速維權,推動創新主體的權利獲得和權益維護全面提速;另一方面,提供專利導航、協助行政裁決、維權援助等綜合性服務,為司法辦案、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工作的開展提供平臺,助力實現知識產權保護資源集成和協同保護。
目前,保護中心的業務正在不斷拓展,專利權評價報告預審等試點工作有效推進,商標受理窗口、商標巡回評審庭也在逐步落戶。知識產權的快速保護、協同保護、高效保護、依托保護中心“一入口多通道”的糾紛快速處理模式正在加速實現。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共完成維權相關案件約1.6萬件,受理專利預審案件6.4萬件,有效滿足了創新型企業的需求,服務滿意度保持在較高水平并持續提升。
張志成表示,下一步,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優化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布局建設,加強運行管理,促進能力提升,推進業務拓展,充分發揮“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資源匯聚優勢,為更好服務創新主體和社會公眾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