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許維娜)科技政策的推動對于創新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得益于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動,進一步促進了產業的聚集發展。
有專家表示,作為科技創新和商業發展的交匯點,創新需要通過科技政策來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為此,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需加強三界融合機制,共同推動產業創新和創造性發展。
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產業的進步至關重要,而科技政策的支持則是推動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近年來,科研和技術研發的成果被廣泛應用于勞動密集型焊接行業。在兩鏈融合的政策引導下,通過研發數控焊接裝備、智能化機器人焊接裝備以及信息化處理系統,焊接領域的技術水平得到了提升。”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曹巖在近日舉行的2023第三屆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論壇上表示。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帶動新經濟增長點。這里科技創新是關鍵,產業升級方向、經濟發展躍遷、建設是優勢。”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總經理寧方剛認為,當下提高科技與經濟社會的支撐引領,提升國家創新項目,才能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潛力和動力,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寧方剛舉例稱,作為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的國家級新區,陜西省西咸新區在2014年獲得國務院批準設立以來,在城市綠色發展、營商環境、開放格局等方面實現多點突破,為未來城市發展描繪出新的圖景。
新區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科技政策的完善與路徑的創新。相關產業如何實現變革和創新?寧方剛提出了三點倡議:一是全面準確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新的生產力的形成;二是集中力量推進產業鏈體制的升級,促進新型工業化的發展;三是共同推動數字平臺建設,加快科技經濟的深度融合。
據了解,為了將陜西的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多年前,陜西省委省政府啟動了“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建設。對此,陜西西咸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輝表示,要以建設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為抓手,持續優化創新生態,提升服務水平,為企業家、科學家和創投家們提供優質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