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張薌逸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提到,金融系統全力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2024年以來,金融系統持續積極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從供需兩端綜合施策。特別是9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后,一攬子金融政策進一步加力,充分支持“穩樓市”。
從供給端來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擴圍增效,支持保交房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金融16條”和經營性物業貸款政策期限延長,助力改善房企資金狀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由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建立的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著力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10月份以來,“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進一步加大,“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截至11月末,全國“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已達到3.6萬億元。
在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助力下,保交房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已交付住房338萬套,完成既定目標。
從需求端來看,央行先后下調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政策下限、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進一步釋放購房需求,提振市場信心。另外,央行還優化了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支持收購存量商品房,改善市場供求關系。
隨著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統一調整為15%,全國房貸利率下限取消,居民購房成本降低,購房信心增強。另外,9月份央行發布公告,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引導商業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的附近。央行行長潘功勝此前表示,此次存量房貸利率下調預計將惠及5000萬戶家庭,1.5億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家庭的利息支出總數1500億元左右。
在一系列政策綜合施策下,房地產市場呈現出止跌回穩的勢頭。
12月24日至12月25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到,10月份、11月份新建商品房交易網簽面積連續2個月同比、環比雙增長。另據中指研究院數據,12月份以來,重點30城新房成交面積環比、同比增長均超10%,重點20城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同比亦繼續增長。
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確定明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時強調,“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展望未來,受訪專家普遍認為,房地產領域的金融政策將持續發力,助力“穩住樓市”目標達成。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總監陳文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2025年房地產政策寬松基調將延續,下階段或將著力推動已出臺政策的加快落實,并保持政策連續性,繼續圍繞促進需求、優化供給兩個方面展開。
在促進需求方面,陳文靜認為,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下,2025年央行將適時降準降息,5年期以上LPR下調有望保持較大力度,繼續降低購房者置業成本。
“2025年將有持續性的降息等操作。從房地產領域看,其對于房貸影響較大。對于新購住房來說,后續購房的房貸成本進一步降低,而對于已購房的居民家庭來說,存量房貸成本也將進一步下降。”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在優化供給方面,陳文靜認為,2025年將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處置存量商品房工作。此前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收購存量商品房政策已經落地,未來相關政策有望繼續完善。此外,項目融資“白名單”等也將是2025年供給端政策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