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栗翹楚)4月25日,由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長江經濟帶協調性均衡發展指數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新理念”主題,研討并分享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理念、新進展、新成果,共同見證《長江經濟帶協調性均衡發展指數報告(2023-2024)》發布。
南通大學黨委副書記王衛東在致辭時表示,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在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了積極貢獻。本次研討會對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理論與實踐以及如何加強《長江經濟帶協調性均衡發展指數報告》的應用性等議題開展交流研討,對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融通格局的加快形成以及我校智庫特色化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兼首席專家成長春教授介紹了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理論構建與實踐研究進展。他指出,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是新時代背景下解決區域發展難題的關鍵理念,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的理論和方法既蘊含于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思想理論與戰略之中,同時亦是對區域協調發展思想的有益補充,是我國區域協調發展進入新時代的一種新思考和新探索。
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空間數據分析與應用研究所副所長葉磊發布《長江經濟帶協調性均衡發展指數報告(2023-2024》(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長江經濟帶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水平繼續優化,發展指數的中位數已由2019年的0.8325提高至2022年的0.8512,提升了約2.25個百分點,呈現“總體向好、結構分化”的態勢。
在主旨報告環節,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武漢大學區域與城鄉發展研究院原名譽院長范恒山,國務院研究室原司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陳耀、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孫久文分別作題為《強化對區域協調發展成效的監測評估》《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融合》《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要義》《區域協調發展的理論特征與動力機制探討》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