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險資巨頭舉牌同行有何深意
今年以來,險資舉牌上市公司動作頻頻。特別是近期平安人壽接連舉牌中國太保H股、中國人壽H股,讓投資者對險資真金白銀“點贊”同行背后的原因頗感興趣。
在筆者看來,險資舉牌同行依然是本著選擇高股息、低估值標的的投資邏輯,也折射出險資看好保險行業基本面改善,并進一步釋放出險資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進行中長期布局的信號。
險資頻頻舉牌上市公司是今年資本市場的一大突出特點。根據公開信息統計,截至8月20日,年內險資舉牌已達30次,遠高于去年全年的20次。整體來看,此輪險資舉牌呈現出偏好紅利資產、側重財務投資、青睞上市公司H股等特征。
在市場利率中樞持續下行階段,險資有增配權益資產的強烈意愿,與此同時,近兩年相關部門密集出臺政策,從頂層設計到具體規則,系統性重塑資本市場生態,推動建立“回報增—資金進—市場穩”的良性循環。在政策持續護航、公司治理和投資者回報機制不斷完善的背景下,高股息資產兼具政策鼓勵、收益確定、風險可控三大特征,高度契合保險資金“安全、穩健、長期”的投資邏輯,成為險資權益配置的重點標的。
而時隔六年,險資再次舉牌同行,無疑進一步強化了高股息的投資邏輯。Wind資訊數據顯示,以8月19日收盤價計,中國太保H股、中國人壽H股股息率(近12個月)分別約為3.2%、2.9%,顯著高于當前長債收益水平,配置價值凸顯。同時,兩家公司管理層均在公開場合表示,將延續穩健、持續的分紅策略,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險資舉牌同行,反映出其對保險行業基本面改善的認可。從負債端看,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已建立起與市場利率掛鉤的機制,近期預定利率上限再次下調,保險公司剛性成本得以壓降。同時,險企產品結構轉型穩步推進,分紅險產品占比持續提升。這些均有利于促進險企降低利差損風險。
從資產端看,股市走強將明顯增厚險企的權益市場投資業績。今年一季度,上市險企投資收益整體表現較穩健,二季度上證指數上漲3.26%,且保險公司青睞的銀行股等高股息資產價格走勢良好,因此預計二季度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將延續增長勢頭。
進一步觀察,險資舉牌同行,釋放了加強權益資產長期配置的信號。一方面,引導保險資金加大權益資產投資的政策體系日趨完善。監管部門明確提出,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同時,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改革試點有序推進。另一方面,鼓勵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政策舉措不斷完善。優化長周期考核機制,大幅降低當年度經營指標考核權重。可以預期,險資的權益投資規模將穩步提升。
同時,在保險新會計準則即將全面實施的背景下,險企有很強的意愿增配以長期持有為目的、可分類為FVOCI(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的資產,以降低權益資產價格波動的影響。筆者認為,這一趨勢已經顯現且必將延續,也會重塑險企權益投資行為,使其從“賺差價”為主轉向“賺股息”為主。
整體來看,當前,險資權益投資面臨的宏觀經濟環境、政策體系框架等均已發生顯著變化,同時保險行業自身也在進行轉型,這些因素共同推動險資持續提升權益資產配置規模,更好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險資也有望更好發揮長錢的“穩定器”“壓艙石”作用,成為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