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22日電 (記者申佳平)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消息,我國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管控領域首個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要求》(GB 26572—2025)近日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將于2027年8月1日正式實施。
據了解,該標準明確管控電器電子產品中可能含有的10種對人體健康和環境有毒有害的化學物質,包括鉛、汞、鎘、六價鉻等4種重金屬元素和多溴聯苯、多溴二苯醚、4種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等6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各有害物質的含量提出了強制性要求。
同時,標準明確提出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RoHS)標識、含有的有害物質信息披露及技術支撐文檔保存等要求,確保有害物質管控結果可追溯、可核查,推動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管控工作進一步提檔升級。標準回應企業關切,順應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趨勢,鼓勵企業通過二維碼與電子屏幕顯示等數智化技術進行有害物質信息規范標識,推動電器電子行業綠色化與數字化協同發展,便于消費者快速、全面、精準查看產品中有害物質信息,選購帶有中國RoHS標識的綠色產品。同時,標準所管控的有害物質種類、限量要求及檢測方法與國際通行規定基本一致,有利于推動我國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管控與國際全面接軌,為電器電子產品的國際貿易提供便利。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表示,針對電器電子產品開展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有害物質管控是國際社會的通行做法。2000年以來,歐盟、美國、日本等經濟體相繼發布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法規。我國于2006年發布《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開始對電子信息類產品有害物質進行管控。2016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在原管理辦法基礎上,發布《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全面實施“達標管理目錄+合格評定+后監管”的管控制度。進入達標管理目錄的電器電子產品需滿足有害物質含量限值要求,以國家統一推行的自愿性產品認證或自我聲明的方式開展合格評定,并將合格評定結果上傳中國RoHS公共服務平臺,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本次強制性國家標準的出臺對于加大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管控的監管力度具有重要意義,標志著我國在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管控領域邁出新步伐。
據了解,該標準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并歸口管理,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電器電子行業生產制造企業、認證檢測機構、行業協會及科研院所等60余家單位共同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