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中國銀行等7家商業銀行分別與7家注冊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企業簽署業務合作協議,并完成跨境人民幣雙向資金池、跨境人民幣借款等業務。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與浦發、招商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成為首批嘗鮮者。
中行上海分行為益海嘉里(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敘做跨境人民幣雙向現金池業務,成功實現跨境收、付1億元和1.5億元。這意味著上海自貿區首筆跨境人民幣雙向現金池業務完成,這也是上海自貿區金融改革政策出臺后的首單銀行業務。中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圍繞上海自貿區改革以及客戶在貿易金融、跨境人民幣、大宗商品融資、全球供應鏈金融、全球現金管理、跨境投融資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全球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
據悉,自2009年跨境人民幣業務開辦以來,中國銀行累計完成跨境人民幣業務量7.6萬億元,市場份額穩居第一。
交通銀行上海分行當日為上海東方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提供1億元跨境人民幣境外借款,用于滿足該公司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運營資金需求。交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境外融資將大大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12月2日,央行出臺《關于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意見》提出,中國(上海)自貿區內試點跨境人民幣雙向現金池業務,在原有跨境人民幣單向境外放款的基礎上,進一步開放境外人民幣資金回流通道,實現境內人民幣資金池與境外人民幣資金池內資金雙向流通。這項改革措施有助于跨國企業打通境內外現金池,加強資金監控,提高跨國公司全球資金使用效率。 記者錢箐旎 沈則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