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李姿閱
在加快結構調整、化解過剩產能背景下,生產指數、采購量指數下滑,預示著制造業生產增速仍有可能適度回調。保持2014年經濟穩定增長的格局,應加快釋放改革紅利,積極扶持企業發展,改善企業預期,增強微觀經濟活力
去年12月份制造業PMI雖有回落,但仍在50%臨界點以上,且連續15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顯示我國制造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但是,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的12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2013年12月的制造業PMI除購進價格指數略微上升以外,其余各指數均有所回落,預計未來工業增長率趨降,出口增長率也有可能下降,經濟增長有一定下行壓力。
出口呈回落態勢。新出口訂單指數5個月以來首次回落至50%以內。從去年11月4日閉幕的第114屆廣交會情況來看,成交額與參會采購商數量均有所下降。扣除匯率波動因素,本屆累計出口成交額比上屆下降10.9%。廣交會數據顯示,全球市場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依然面臨需求疲軟壓力,尤其是部分新興市場的“失速”態勢則會更加明顯。
企業生產經營形勢有所回落。大型企業PMI指數扭轉自去年7月份以來持續小幅回升勢頭,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回落至52%。中型企業PMI指數較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降至50%以內。小型企業PMI指數下降至47.7%,連續5個月下降。
生產增速趨于回落。生產指數出現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在調查的企業中,反映生產較上月下降的企業數量占17.8%,該比重較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采購量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均不同程度下降。據我們了解,目前鋼鐵、有色、非金屬礦物制品行業生產增速回落明顯,但受元旦、春節即將來臨的節日效應拉動,食品、飲料、服裝、汽車等行業生產增速上升,計算通信及電子設備制造業生產增速基本保持穩定。
綜合來看,在加快結構調整、化解過剩產能背景下,生產指數、采購量指數下滑,預示著制造業生產增速仍有可能適度回調。保持2014年經濟穩定增長的格局,宏觀調控要立足于擴大內需,防止出口出現變數導致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要加快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發展,彌補傳統產業、過剩產業調整過程中帶來的增速下滑;加快釋放改革紅利,積極扶持企業發展,改善企業預期,增強微觀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