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1月13日電 (記者 楊陳)作為中國與東盟各國的前沿陣地,廣西交通廳廳長潘巍13日表示,廣西將加快構建連接西南中南、直通東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確立其國際交通樞紐地位。
位于中國西部邊陲的廣西曾是全國交通骨架網絡的“軟肋”,長期的交通不便阻礙了當地的經濟發展。2002年,《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使廣西獲得了發展機遇,其交通環境也得到了大幅改善。
據廣西交通廳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3年底,全區公路總里程達到11.14萬公里,全區建制村通暢率達到83.3%;沿海港口實際吞吐能力達到2億噸,內河港口千噸級以上泊位112個,2000噸級船舶從南寧可直航粵港澳。
潘巍介紹,僅2013年,廣西預計公路水運交通固定資產完成投資696億元人民幣,開工項目1890個。隨著多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廣西出海出省出邊的通道輻射能力增強;北部灣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西江黃金水道初步形成了上下游聯動、整體發力的港口布局。
當前廣西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期,面臨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即將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東盟合作將進入新的“鉆石十年”等一系列發展機遇。
潘巍表示,堅持交通優先發展,加快交通建設,充分發揮交通運輸業在穩定經濟增長、增強發展后勁中的支撐作用,仍然是廣西非常重要的戰略任務。2014年廣西計劃完成公路水運交通固定資產投資700億元人民幣,深化開放合作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構建連接西南中南、直通東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目前,廣西已有東興、友誼關、水口、龍邦4個口岸開放國際道路運輸業務,獲批國際道路運輸線路共28條。廣西北海至越南、防城港至下龍灣兩條海上旅游線路也頗受游客歡迎。
潘巍說,2014年廣西將加快推動當地與越南之間的“兩路”“兩橋”建設;加強廣西沿海港口和越南海防、峴港、胡志明三港間的合作;推進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促進中越友誼關—友誼口岸便利跨境運輸的發展;提高陸路出邊能力;推動優惠扶持政策出臺,制定國際道路直達運輸線路補貼管理辦法。
此外,廣西還將引進國際國內大型航運企業,推動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加快培育北部灣港內外貿集裝箱班輪、航線。拓展航線及郵輪游艇行業等跨境運輸合作模式,發揮港口經營及物流網絡優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