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李姿閱
【核心閱讀】
8日,海南省向國家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聯合督查組報告,2013年海南各級人社部門為3.1萬多名農民工補發工資4億多元。
為防拖欠農民工工資,海南嘗試工資保證金制度、工資按月支付制度和維權告示牌制度。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解決討薪難,仍面臨行業陳規難破除、制度實施范圍有限、辦案力量不足等“門檻”的阻礙。未來,仍需依靠制度完善,才能全方位預防和解決拖欠。
在海口市海南大廈的建設工地上,37歲的瓦工許躍勇笑得很開心:“還有10天,我們就可以拿著錢回家過年了。”
到年關了,像許躍勇這樣不用為“討薪難”發愁的農民工如今在海南并不鮮見。
8日,記者從海南省向國家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聯合督查組匯報會上獲悉,2013年海南省各級人社部門為3.1萬多名農民工補發工資4億多元。立案查處欠薪案件1638件,結案1573件,結案率96%。2013年因欠薪導致的群體性事件比2012年同期減少了一半以上。
三招瞄準討薪難
為進一步做好2014年春節前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人社部會同公安部等部門組成5個聯合督查組,每組由部委領導或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帶隊,分赴浙江、湖北、海南等8省份開展聯合督查。
包工頭跑了怎么辦?找誰去?是很多農民工討薪時會遇到的問題。
為了將包工頭“跑路”后,農民工的損失降到最低,海南想了三招: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農民工工資按月支付制度和農民工維權告示牌制度。在建筑、水利、交通等領域,不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就不允許項目開工。從1月起,全省建筑工地都要建立農民工工資月發放臺賬,為農民工工資按月發放做好準備。
從2013年11月份起,海南在每個新開工和在建建設項目內,都建立了農民工維權告示牌,標明建設方、承包方、施工方的法人姓名、電話,公布轄區勞動保障監察機構投訴舉報電話,保證聯系方式暢通。為了防止告示牌內容不實,還明確規定申請退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時,必須附上項目農民工維權告示牌照片。
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林存斌介紹,為防患于未然,對近3年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在3起以上、拖欠數額50萬元以上、拖欠人數20人以上的施工單位,以及因拖欠工程款導致施工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兩起以上的建設單位,海南省人社部門對其法定代表人進行約談。
目前,海南省已對31家施工單位、12家建設單位法定代表人進行了約談。經約談后單位仍出現新的拖欠情況的,海南省有關部門即落實“黑名單”制度,錄入銀行征信系統。
根治仍有五道坎
在人社部門看來,雖然發生欠薪的情況各有不同,但討薪難,難在五道坎。
行業陳規難破除。有少數建筑項目的農民工,以“行規”為名,采用非法人的施工班組形式雇傭工人,施工單位和包工頭之間簽訂承包協議,與農民工不簽訂任何合同或協議。此外,墊資施工、工程轉包等所謂的“行業陳規”也時有出現,成為農民工權益的隱患。
工程款裹挾工資,增加案件處理難度。從2013年查處的案件來看,海南由于當前房地產開發項目多,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加大對房地產政策調控力度的背景下,開發商拖欠工程款導致施工單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案件明顯增多。施工單位往往以開發商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為由,拒絕支付農民工工資。
項目手續不全導致討薪難。按照相關規定,海南人社、住建等相關部門聯合推出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建設單位在繳納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以后,才能辦理開工許可證。但仍有個別在建項目在未辦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和招投標備案手續的情況下就開工了。手續不全,不交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勞動監察部門很難監控預警。
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實施范圍有限。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是防止“老板跑了拿不到錢”的最后一道防線。在海南,建筑、交通、水利等領域,從2005年開始就陸續建立了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但其他一些招用農民工較多的行業,如加工制造、餐飲娛樂等由于企業資金情況不一,很難實施統一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一旦發生企業老板欠薪逃匿,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將變得艱難。
勞動監察部門辦案力量有缺口。以海南省勞動保障監察總隊為例,全隊一共只有18人,每年替農民工討薪超5000萬元,還要承擔監督非法用工、檢查工資保證金完成情況等職能,人手很緊張。
從執法手段看,對于農民工被欠薪,尤其是在缺乏勞動合同的情況下,進行充分調查取證,才能有理有據進行追討,并將相關案件移交司法機關。但勞動監察部門缺乏強制性執法手段,尤其是缺乏查封、扣押、凍結賬戶等有效手段,監察執法弱、執法難。同時,缺乏統一的經費保障,交通工具等辦案裝備配備跟不上,給調查取證的順利開展形成了障礙。而缺乏充分的調查取證,欠薪案件就很難移交公安機關,成為積案。
“三金五制”防拖欠
治理欠薪頑疾,涉及人社、住建等多個部門,如何才能防止“九龍治水”,形成合力?
海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監察處處長邵民生認為,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查處、移送的聯動機制已經形成,但執行中相關手續復雜,環節冗長。在勞動監察執法過程中,健全監察執法與刑事司法工作銜接機制很重要。只有建立完善具體配套法規及制度,才能確保工作銜接順暢。
而在一些經常處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的法官看來,由于農民工的法律知識相對缺乏,社會需要加大對農民工的法律援助力度,完善維權過程中法律援助及時介入的機制,協調司法部門指派律師或其他專業法律人員為農民工進行調查取證、代寫法律文書。通過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減少欠薪惡性案件的發生。
此外,還應提高勞動報酬爭議調解仲裁效能。對因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引發的勞動爭議,通過爭議處理“綠色通道”快速調處,也要充分發揮信訪的政策宣傳解釋和重大復雜案件的協調解決作用。
林存斌介紹,全方位預防和解決拖欠,未來要實行“三金五制”,即農民工工資準備金制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應急周轉金制度及實名管理、連帶責任、支付信用、部門聯動、行政問責5項保障制度。
同時,以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平臺建設為契機,積極探索在海口、三亞、儋州等地建立“一站式”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統一受理勞動保障監察投訴舉報、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等業務,實現方便群眾、緩解監察仲裁力量不足、資源有效共享等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