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體產業下滑路徑調查”追蹤
新京報訊 (記者張泉薇)繼8月25日復牌跌停之后,8月26日,中體產業股價再度“一字”跌停,報收于10.95元,70萬手大單封死跌停板。與此同時,中體產業26日晚間披露的中報也現現金流隱憂。
拿1.44億“堵窟窿”
26日晚間,中體產業披露了2014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96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凈利潤5421萬元,與去年同期4471萬元相比,增加了21.24%。不過,非經常性損益對中體產業盈利推動顯著:財報顯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091萬。
值得注意的是,財報數據中的現金流情況顯示,公司現金流壓力進一步加大: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77億元,而上年同期這一數字為-567萬元。
此外,對于今年上半年遭遇的擔保訴訟事件,半年報中亦有所提及。據了解,2012年2月初,中體產業曾經為下屬項目公司“重慶沙坪壩體育中心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的6億元信托貸款承諾回購受益權。貸款的資金是由成都銀行西安分行提供。截至2013年12月到期時,尚有1.44億元本金未歸還,本金、利息和違約金合計約1.63億元。作為擔保方,2014年4月,中體產業公告稱被成都銀行起訴。
這次披露的半年報稱,“公司已經按照判決書的要求執行”,但并未提及“執行”的細節和涉及金額。8月25日下午,中體產業董事長劉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中體產業已拿出1.44億“堵窟窿”。“但后續我們將通過司法程序逐步收回。”劉軍稱,這不會對公司業績造成影響。
分析稱可能繼續跌停
8月14日停牌前,中體產業大受資金追捧,股價連續多日放量大漲,并一度創下13.52元高點。市場分析稱,前期資本大量進入,或為大股東履行承諾“重金下注”。
來自同花順26日的統計顯示,截至當日收盤,中體產業股票市值較停牌前已蒸發超過20億元。有證券市場研究人士認為,中體產業被大股東放棄、注資預期落空,又遭遇“被巡視組調查”、“涉嫌利益輸送”等負面輿情,該股后續不排除存在繼續跌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