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1000萬。20天,2000萬。30天,4000萬。一路飄紅的數據,頗有“攪局”之態,其迅猛之勢讓同行側目。這是一家崛起于武漢的P2P公司,上線僅月余,交易已呈幾何倍數增長,客戶數破10000人,創下國內同行月銷之最。
P2P這塊互聯網金融的蛋糕,引來搶食者眾數,國內商界大佬們都欲分羹其中,搶奪一席之地。來自武漢的這家P2P公司,初上線即博得眾人眼球,大有來勢洶洶之意,其緣何在短時間內贏得市場青睞,幕后推手為何方大佬?
1個月,4000萬。相較于全國P2P上半年成交量818億來說,僅是微不足道的數字而已,但于新晉成員而言,單月試營業的成交量4000萬已是出人意料的結果。P2P行業,盡管充斥著跑路之聲,仍無法抵擋巨頭們“染指”其中的決心。畢竟,這是一場贏面大、勝算高的游戲,誰也無法舍棄這塊誘人的蛋糕。
筆者就此設法采訪到了武漢這家P2P公司,探尋其布局互聯網金融之秘。“1個月賣到4000萬,僅僅是起點”,在這家P2P新貴——基石在線執行總經理陳劼看來,未來蘊藏著更多可能。“P2P公司跑路的新聞不絕于耳,基石在線產品的收益在7%-8.8%之間,并否高企,如此能贏得市場的關鍵點在哪?”筆者追問。
“我們認為P2P核心的問題在于風險管控和建立公信力,如何讓習慣傳統方式理財的大眾,相信通過互聯網理財獲得穩定可靠的收益,并非一味追逐高收益才是王道,我們只有在項目風險控制上、運營模式上做到實處,這是我們區別于其他同行業P2P的做法,這樣才有可能擴大贏面。”面對筆者的疑問,陳劼反應顯然鎮定自若。
“安全、透明”,這是其在采訪中反復提到的詞語,在眾商家抱團涌入P2P領域時,這是最能壓住客戶的底線。顯然,基石在線把控住了這一點。在數據上的全透明、風控的嚴防死守上具備了強硬的話語權。
“我們的基石在線平臺絕不觸碰客戶資金,在武漢第一家采取第三方支付賬戶真托管方式,完全與客戶交易資金隔離,同時由第三方公司出具擔保函為該筆借款本息按期兌付承擔先行墊付職責,再由武漢市本地實力雄厚企業作為擔保人,為該筆借款承擔連帶責任擔保,承諾對該借款本息到期兌付提供保證”,陳劼表示。除此之外,500萬風險墊付準備金總額專為投資者而設,下一步風險墊付準備金將提升到9000萬,專款專戶獨立監管,一旦出現違約立即優先償還投資者本金及收益,全面提升平臺安全系數,這些措施為用戶提供了完備的安全保障,因而在短期內贏得市場的重點關注也是必然。
高調殺入P2P領域,敢于迅猛地亮劍,基石在線的背后推手究竟為何方“神圣”?據筆者了解,這家新晉P2P公司背靠的“大樹”是華中地區最大的民間金融集團——基石資本集團。基石在線平臺是該集團旗下開啟的第一個線上交易平臺,其后,還有基石在線眾籌、基石在線定存寶、基石在線次債等8個線上平臺將陸續啟動,“我們抓取了國內主流的互聯網金融運營模式”,基石資本集團副總裁李瑩宣稱,除卻在武漢設立的互聯網金融第一事業部外,集團即將在北京、上海啟動互聯網金融第二、第三事業部,建立互聯網金融資訊及交易大門戶、第三方支付、征信等平臺,搭建集團互聯網金融的配套全平臺,集團規劃1年內將為20個平臺公司上線,將給國內互聯網金融業帶來巨大沖擊。
“今年底之前有5個平臺上線,明年底完成所有平臺的搭建”,顯然,這是一個龐大的互聯網金融帝國之路。在探索未來之路上,這家并無政府及銀行背景的金融集團,亦裝載著征戰新戰場的無限“野心”,大鱷之路漫漫,只有勇于創新、敢于開拓者,才能奪得市場的最終話語權,最終邁入寡頭時代,同時,這也是武漢互聯網金融企業在網絡領域發力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