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26日曝光了“杭州消費者投訴外賣商家衛生不達標——線上高大上,線下黑作坊”。
對此,美團外賣相關人士昨日向成都商報記者承認,銷售人員為了新業務在短期內拼業績,放松了審核環節,而銷售人員直接和負責資質審查的品控部門人員進行對接,也給不良商家提供了鉆空子的機會。
面對龐大的餐飲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商家在互聯網平臺上注冊了網店,但給“食客”帶來方便的同時,食品衛生成為在線訂餐最大的隱憂。
據央視26日報道,外賣APP上的飯館衛生條件令人擔憂。一些專門做外賣的餐館,墻壁漆黑滿是油污,下水溝散發著惡臭,香腸和魚看起來也已變質,墻上有蟑螂飛快爬行。網絡訂餐平臺好評如潮的“美食店”,卻是“黑作坊”。
面對黑作坊被查處的事實,相關外賣網站昨日向記者承認,平臺銷售人員對商戶把關不嚴是事實。
商家先上線后補證件
26日,央視新聞頻道播發了記者調查,“杭州消費者投訴外賣商家衛生不達標——線上高大上,線下黑作坊”。鏡頭中,杭州九蓮新村一帶的外賣黑廚房,衛生條件極差,食材看起來也已過期……這里沒有客人上門,只賣給APP訂餐的食客。
采訪中,訂餐網站也承認管理失職。訂餐網站美團市場部負責人說:“銷售急于出業績,上了一些資質不全的(商家)”。淘點點市場部公關經理長征說:“有些商家在進駐的過程中,我們存在把關不嚴等一些問題。”
經過微信、微博轉發,這則新聞很快成為熱點。
對此事件,美團外賣相關人士昨日向成都商報記者解釋稱,按照美團外賣原本的規定,外賣商戶上線前需經過審核,必須有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既然有所謂的上線審核規定,為何出現線下黑作坊線上“華麗轉身”的情況呢?“這個規定是我們從做團購開始就有的,只是現在外賣市場競爭激烈,所以平臺沒有之前的審核那么嚴。”該相關人士承認,銷售人員為了新業務在短期內拼業績,放松了審核環節,而銷售人員直接和負責資質審查的品控部門人員進行對接,也給不良商家提供了鉆空子的機會。“銷售人員告訴我們商家稍后會補齊證件,我們也就同意他們上線了,其實是不該上的,管理層之前也沒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
美團公關副總監丁西坡昨日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央視曝光事件發生在今年8月杭州,他也承認此前外賣平臺銷售和品控方面存在不規范,被曝光之后才嚴格執行資質審查工作,現在已經做出整改。他表示,美團外賣目前已終止合作商家8家。后臺技術也進行了優化,提高合作商家的準入門檻。
另據記者了解,目前成都在美團外賣上簽約的商戶接近1000家。美團表示,目前按照流程審查成都商家資質,包括后臺上傳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銷售人員實地走訪等。但對于記者提出品控組設在北京總部,如何驗證商家的質疑時,美團未給予正面回應。
餐飲監管新規將首次涉及外賣
“蒼蠅館子”被曝光后,經當地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檢查,美團網等外賣網站的主要問題是未按照審查提供訂餐服務經營者的主體資格,未按照要求公示網絡交易經營者身份主體和經營資格許可信息,平臺自身交易規則不完善。
據記者了解,11月1日《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將正式開始施行,辦法中首次出現對外賣送餐的管理規定:《辦法》規定餐飲企業在提供外送服務時,明示服務時間、外送范圍和收費標準,按時、按質、按量履行承諾;開展促銷活動時,明示促銷原因、方式、規則等信息,依照承諾履行相關義務。在投訴受理、突發應急方面,《辦法》規定餐飲企業要建立健全顧客投訴制度,明確受理人員并將處理結果及時通知投訴者;建立健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應對機制,明確職責分工,發生突發事件時及時處理并向有關部門報告。
專家認為,此前外賣送餐沒有統一標準,反映的是外賣送餐作為一個新領域缺乏政策監管。外賣送餐還只是剛起步,在政策監管方面,雖然有食品安全等一系列相關法規,但依舊處于一個政策監管的灰色地帶。建議企業應該提前對嚴格監管有所預估,并根據行業情況考慮相關制度和監管內容,提前進入規范化管理。成都商報記者 楊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