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評論員
今天,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開幕。這是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互聯網大會,也是世界互聯網領域一次盛況空前的高峰會議。大會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為主題。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表示,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旨在搭建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的國際平臺和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的中國平臺,讓各國在爭議中求共識、在共識中謀合作、在合作中創共贏。最新數據顯示,來自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國際組織代表、著名企業高管、網絡精英、專家學者等1000多人將參加這一全球互聯網界的“烏鎮峰會”,外國嘉賓占比達一半。這樣一個規模巨大的世界互聯網大會還將永久落戶烏鎮,每年一屆,持續舉辦。
“小橋流水、槳聲舟影、白墻黛瓦”,這便是江南水鄉烏鎮的風貌。千年古鎮與不過30余年歷史的互聯網就此產生了奇特的化學反應。千年的流水叮咚,30年的網絡浪潮,其實書寫的是人類在這30年的跨越式進步。1983年,ARPA和美國國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用于異構網絡的TCP/IP協議,美國加利福尼亞伯克萊分校把該協議作為其BSD UNIX的一部分,使得該協議得以在社會上流行起來,從而誕生了真正的Internet。從那時起,人類的交流版圖發生了新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地球村成為了可能,全球化不再虛蹈。從商貿到社交,從物流到金融,從教育到慈善……互聯網已經前所未有地改變了這個世界,而這種改變還在持續。
據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的報告,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已達6.32億人,毫無爭議地拿下世界上網民數量第一的桂冠。數量第一帶來的,還有互聯網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這些新興產業在中國方興未艾,中國在世界互聯網版圖中不再是追隨者,在諸多領域已經成為開創者、引領者。當互聯網誕生的時候,中國業已開啟對外開放的大門,因此與互聯網同步成長,見證并參與著互聯網對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各類效應。雖然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有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但就互聯網推動整個社會向前進的大趨勢而言,那些雜音不過是雜音,只要我們加強管理、強化服務,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將是更多的驚喜、更多富有正能量的故事。
好故事不嫌多,好故事正在中國大地上接連上演。丁磊、陳天橋、馬化騰、張朝陽、李彥宏、馬云、周鴻祎,這些互聯網大咖所經歷的創富奇跡,是中國互聯網不同時代的鮮活寫照。而這樣的鮮活時代,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書寫“江山代有才人出”。上述這些互聯網大咖大多是“平臺諸侯”,而在他們之外,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新浪潮,商業模式的創新層出不窮,80后、90后已經登上了互聯網的新舞臺。茅侃侃、戴志康、李想、陳歐,這些80后的網絡創業者,正在強勢崛起,并激勵著更多的青年創業者前赴后繼,投身創業、創新的大潮。而移動互聯的時代,并不只是青年人的時代,只要有激情有創新有創造,也一樣會跨越年齡的界限,成為全民創富的時代。1969年出生的雷軍,1972年出生的羅永浩,也以他們的故事書寫著60后、70后的夢想。這便是生生不息的中國力量,經由互聯網而開始激揚著世界,成就著一個又一個中國好故事。
互聯網與全球化的融合帶來了新的市場規則,而在這樣的規則制定中,中國的聲音越來越重要。伴隨著互聯網在各行業的融合發展以及對全球化信息的交互、世界市場的逐步打通,中國互聯網產業正在與全球市場結合得更為緊密。中國作為世界網民第一大國,也作為互聯網經濟的重地,在全球互聯網產業的規則制定中,已經無法忽略中國的看法。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的永久落地業已說明:中國與世界互相融合。
這便是中國之于世界互聯網的獨特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