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要求注意事項
方向——從出版單位自身優勢資源中選擇申報項目。
種類——圖書;少兒、科普、民族音樂和重大搶救性文化傳承方面的音像制品。
分級——500萬元以上項目:百佳社、中國出版政府獎“先進出版單位獎”、全國新聞出版系統先進集體,可申報1項;
500萬元以下項目:全國各出版單位每家可報2項,其中至少一項20萬元以下的項目。
獎勵——已辦理結項驗收且項目績效考評為優秀的項目單位可多報一個500萬元以下項目。
申請書——重點做好項目內容介紹及經費預算。
申報材料——
1.紙質申請書一式三份;
2.承諾書或協議書;
3.光盤一式一份(含申請書、項目詳細目錄、PDF格式書稿電子版)。
截止時間——2012年7月31日前提交已經主管單位審核的申報材料。
近年申報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項目缺乏創新,只將已有出版物匯總結集。
2.脫離出版單位自身能力,違背出版規律,一味求大。
3.項目不成熟,未啟動或剛啟動,仍處在“選題”階段。
4.申請書填報不合要求,對申報項目基本情況中“立項背景、意義、申請資助理由”描述過于空泛,缺乏說服力;對“項目主要內容、目錄,系列或成套出版物分冊目錄”等描述過于簡單,不夠明細。
5.申報項目經費預算未據實測算,數據混亂、前后不一。
6.不注意申報細節,未提供主要編撰者親筆簽名的承諾書或協議書;申請書中無相關負責人簽字;專家推薦意見無專家簽字;主管單位未審核蓋章。
7.未按要求提供有書稿的光盤。
★填報《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申請書》是申報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一個重要環節。我們特選取兩個表格填寫規范、項目申請理由清楚、文字簡潔流暢的項目進行介紹,希望為其他出版單位申請項目提供示范。
案例一
項目名稱:《陜西金文集成》
項目申報時間:2012年
綜述 該項目在申報時首先交代清楚了商周金文研究的學術背景,歷代著錄情況,特別是近些年同類著作出版情況和存在的最大缺憾。特別強調了這個項目的意義和重要性。“陜西已出土漢代及其以前時代的青銅器數萬件,本書的編撰與出版,將是對其中1500余件收藏于國內外的所有有銘青銅器的首次集中編錄,力爭全部收錄金文原拓,盡可能地對海內外能找到原器的銅器,重新制作拓本,并采錄過去著錄的優良拓本進行對比,同時編入原器形和銘文高清的照片,這是前人所未做到的。”“因而,本書的出版使歷史上流散海內外的陜西出土有銘青銅器匯聚在一起,可幫助學術界對陜西青銅器銘文的保存數量、分布情況、組合關系、流傳信息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以便歷史、考古、古文字以及書法等學術領域參考研究,挖掘和保護這份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
在項目申請理由中,首先提到《陜西金文集成》已被列入新聞出版總署“十二五”時期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序號43)。并從學術研究的需要、較為完備的圖像資料和全新的編排方式、青銅器富集的文物大省和實力雄厚的編撰隊伍、專業的編輯出版隊伍四個方面詳細地闡述了申報的具體理由。
專家評審意見 該項目是對陜西出土的現存國內外商周至秦漢時期青銅器銘文資料進行全面整理的總匯,圖像資料搜羅相當全面,不但有金文拓片圖像,更有器物全形和從不同部位拍攝的銘文照片,對于古文字學、考古學、歷史學等均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其科學性、學術性突出,資料的完整性是以往同類書中所不能比的。該項目有所創新,具有重要傳承價值和良好的社會效益。作者隊伍整齊,主創人員為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學術水平在這一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保證了該項目的學術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