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感受是千百年來人們奮爭不息的動力源泉。然而,找到幸福其實并不難,因為幸福是可以讀來的。這里說的“讀來”的幸福,不單是“問道”之后找到打開幸福大門的金鑰匙,還是一種現世的、實實在在可以感受到的幸福。當有人把我們來不及體會的幸福,用文字展現出來供我們品味;當有人把他刻骨銘心的瞬間幸福感受,毫不吝惜地與我們共享;當有人把他追尋幸福路上的印記,留給我們后來人用作指路明燈,無論對他們本人,還是對我們讀者,不都是一種幸福嗎?打開《幸福書》翻上一兩頁,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并不是世上最幸運的,也不是世上最不幸的;原來自己正在走的路已經有無數人走過,生命有盡頭路卻沒有終點;原來離別還可以重逢,距離也可以產生美;……。
幸福需要感悟,也需要傳遞。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早已不再是單純的生物個體,而是作為一個社會人出現在世人面前,每個人的個體行為都在影響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作為理性的人類,每個自主的人生都要經歷由認識自我到實現自我再到超越自我的辯證運動過程,“這個辯證過程中,人不斷發展與完善自我,獲得人生的意義,提升做人的價值并體驗人生的快樂與幸福。一部人類的發展史就是這樣一部對幸福的追求史,通過對幸福的追求而不斷探究人的存在意義、存在方式、存在內容的反思史”。當我們作為一個生命個體,提高了自身的生命質量、實現了個體的幸福追求之后,就要思考怎樣從小我走向大我,從當下走向未來,從個人走向社會,拓展自己的幸福。
本書的創作團隊,力求通過探尋和傳播當今時代的幸福感悟,使更多的人能夠接近幸福、擁有幸福,并進而在更大的范圍內傳遞幸福、普及幸福。這不但生動詮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傳統中華美德,更深刻體現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主義道德新風尚。閱讀這樣一本書,既是在閱讀幸福,也是在閱讀創作者的心路。希望所有有緣讀到這本書的人,把感悟幸福和傳遞幸福作為自己幸福的實現方式之一,和創作者一道為整個社會的進步、發展,為社會全體成員的幸福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