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琦
鎮安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縣,境內溝壑縱橫,自然災害頻發,群眾居住條件艱苦。省委、省政府陜南移民搬遷政策的出臺,為貧困山區改善民生、加快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2011年以來,該縣開始實施移民搬遷,至今已累計搬遷1.1萬戶,使4.1萬名群眾搬離大山、遠離災害、走進社區、融入城鎮。
鎮安縣以云蓋寺鎮花園社區為試點,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在“以產定搬、以搬拓城、產城融合,讓群眾就近實現城鎮化”上下功夫,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鎮安特色的城鎮化發展之路。
高標準建設安置房吸引群眾搬得出
云蓋寺鎮花園社區是鎮安縣移民搬遷首個試點,占地278.92畝,規劃安置移民5000戶。按照“居住集中化、設施城市化、環境生態化、管理社區化”標準,高端定位,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統籌規劃了移民安置房、配套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社區服務項目等。安置房統一選址、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招標、統一監理、統一質量標準、統一設施配套、統一裝飾裝修,且有50、80、100、120平方米四種戶型供移民戶選擇;同時配建道路、室外管網、供水、供電、通訊、電視以及健身娛樂場所、圖書室、電子閱覽室、電影放映室、幼兒園、衛生服務室、停車場、垃圾壓縮站、公廁、集中供暖、農貿市場和購物超市等基礎設施,滿足移民戶入住后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
目前,一期30棟1112套10萬平方米多層住宅樓工程及綜合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已交付使用。二期即將建設2棟11層框架結構高層和6棟17層框架結構高層住宅樓,總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可安置移民戶1116戶,建成后,可集中安置云鎮水庫和月河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建設項目工程搬遷戶及避險搬遷的移民戶,成為鎮安統籌城鄉發展的新增長極。
服務精細化確保群眾穩得住
入住花園社區的搬遷戶來自全縣各鎮,如何通過科學管理、精細服務,讓群眾住得舒心、生活得開心,是社區管理者面對的重大課題。
縣上按照“方便管理、地域相連、鄰里相通”的原則,將小區管轄區域劃分為若干網格,推行“以房管人,以地管人”,實現戶籍地與常駐地“雙管制”。整合轄區內衛生、教育、文化、司法等資源,在小區內設立了黨建工作指導員、物業管理服務員、政策法規宣傳員、矛盾糾紛化解員、社情民意信息員、環境衛生保潔員等“六大員”,定期開展菜單式、特色服務活動。著眼于“黨建一體化、管理一體化、服務一體化”,將農業、林業、國土、司法、計生、民政等與社區居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項目納入社區便民服務中心,規范服務流程,建立首問負責、限期辦結、服務承諾等工作制度,堅持符合條件立即辦、材料不齊指導辦、跟蹤服務主動辦,切實做到便民高效,公開透明,依法公正,無償代理,全程負責。
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花園社區還實施了如下辦法:一是雙向問事,找準互動服務契合點。變坐等群眾上門為社區干部主動下訪問事,有針對性地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建立群眾說事日制度,堅持周五集中說事,讓廣大群眾說社區事、說家里事、說需要解決的事。二是共同議事,讓搬遷戶融入社區管理。針對社區建設存在的問題及群眾反映的各類突出問題,定期召開社區居民代表會議,讓移民群眾主動參與社區管理,共同解決困難。三是齊力辦事,形成互動服務格局。針對廣大社區居民提出的多樣化需求,積極發動有共同價值取向和愛好特長的群眾組建各類服務團體,開展以黨建工作聯創、社區服務聯做、環境衛生聯抓、文體活動聯辦、社會治安聯防,共建以“愛心家園”、“優美家園”、“快樂家園”、“和諧家園”為內容的“互聯互建”活動。四是定期評事,提升住戶滿意度。把社區服務成效的評價權交給社區居民,堅持在半年和全年組織黨員、住戶代表、樓長對社區黨組織問事、議事和辦事情況進行民主評議,評議結果作為考核社區黨組織的重要內容。對群眾評價不滿意的,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整改,并公示整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