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民族的外遷 、邊疆地區各民族內移中原與江南,契丹和女真融入漢人之中……
公元1352年,蒙古統治者還對徐州、杭州居民進行了野蠻的大屠殺。并計劃消滅張王劉李趙漢族五大姓。只是由于紅巾軍的奮起一擊,這項種族滅絕政策才沒有被最后執行。四川的釣魚城之戰,元朝的元氣大傷;淮河以北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又重創了元朝,后來民間才有了"八月十五殺韃子"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之說。
1988年版《蓬萊縣志》中記載的珍貴史料:"元末明初,山東為元明爭奪要地,明將常遇春血洗山東,山東半島人口被殺戮殆盡,殘存土著極微。據考證,明初中原已經統一,云貴高原仍被元朝占據,不但屢招不降,而且屠殺使者,朱元璋決計討伐,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命傅友德為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軍,率步兵30萬討伐云南,分遣都督胡海統兵3萬,趨烏撒,自將大軍趨貴州。十二月二十三日,傅友德自曲靖直搗烏撒,元軍暫時退卻。傅友德下令在烏撒筑城,建筑材料和工具剛一備好,元軍引兵復至,由此展開一場慘烈的"烏撒之戰"。
可見"小云南"先祖緣于全國各地軍丁加盟的明朝征元30萬大軍。明朝建立后,開始向山東半島大批移民,當地人口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樂二年(1404年)兩次由小云南的'烏撒衛'遷入","小云南"先民,跨越元、明、清三個朝代,由國內各地匯聚云貴,再行遷至山東,。可見山東人口也不是當時的齊魯子弟了。
現居住在云南邊陲的摩梭人,就是"烏撒之戰"后,無法回到蒙古的一些元軍的殘兵敗將、與當地的土著居民結合后的后裔。
滿清入關后的大屠殺。(滿清人又稱女真人。古之肅慎,與商同源,據說當時的那里是商代犯人流放的地方,時間久了,那里就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我們現在說的"普通話",就是金兵女真人入關后學說的漢話,又叫官話和京白。也就是說、所謂的"普通話"就是女真人入關后帶來的。真正的漢語又叫南音、只有福建一帶的南宋遺民、既閩南的客家人才有保留,而廣東的方言更接近古漢語。象普通話說:"我的兒子"一語,用古漢語來說就成了:"吾崽"。可見,古漢語是非常接近文言的)。
滿清入關前只有十萬軍隊,入關后清軍急劇增加到一百萬人,這是漢族的一些叛軍和蒙古人加入了清軍,故應該是O型血的滿人現在多是B型血。
清軍占領遼東地區后,先是擔心當地窮人無法生活而造反,把遼東地區的貧民都抓起來殺掉,稱"殺窮鬼"。兩年后,清軍又怕遼東的富人不堪壓迫而反抗,又把遼東地區的富人幾乎殺光,稱為"殺富戶"。共殺遼民300多萬,遼東地區的漢民基本殆盡。皇太極破錦州,三日搜殺,婦孺不免;掠濟南,城中積尸13萬。清軍其本性殘忍,一路奸淫燒殺:從"揚州十日"到"嘉定三屠",南昌、廣州、大同、金華。由南至北,獸行累累。江陰一縣,就殺了17萬人,全城僅50人幸存。1649年占領湖南湘潭后屠城;同年平定大同的反清運動,大同全城軍民被屠盡,"附逆抗拒"州縣及汾州全城也不分良莠,一概屠殺。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蘇州之屠、南昌之屠、贛州之屠、江陰之屠、昆山之屠、嘉興之屠、海寧之屠、濟南之屠、金華之屠、廈門之屠、潮州之屠,沅江之屠、舟山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涇縣之屠、大同之屠、汾州、太谷、泌州、澤州等。這些慘絕人寰的屠殺,模式基本一致:根據清軍頭子發布的屠城令,實施的殘忍的集體殺戮,和無恥的集體強奸。 而屠殺后,不僅人頭被堆積成"京觀",甚至還將女性的敏感部位割下,作為論功行賞的憑據!"取陰肉或割乳頭,驗功之所,積成丘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