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最后一天,哪些路段、機場更繁忙?最新交通情況→
今天,假期進入返程階段,預計全國高速公路車流量為6300萬輛次左右。預計16—19點為易發生擁堵時段。預計高速公路易擁堵緩行路段主要為:京哈高速葫蘆島段京臺高速滄州段武深高速郴州段廣澳高速中山段沈海高速南通段…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7 -
文化中國行丨出游新時尚 越來越多人為了一座館奔赴一座城
這個國慶假期,珍寶薈萃的博物館、承載文明的古跡遺址,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打卡”,大家欣賞文物,感悟歷史,汲取中華文化滋養。在世界遺產地河南殷墟,歷時一年全新打造的文化體驗項目《再現·大邑商》,帶領大家…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7 -
(八閩千姿)開漳圣王文化薪火相傳 架起港澳僑臺交流“人文金橋”
中新社漳州10月7日電題:開漳圣王文化薪火相傳架起港澳僑臺交流“人文金橋”作者葉秋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城西面3公里處的將軍山麓,“開漳圣王”陳元光之父陳政及其夫人司空氏合葬墓位于此地,吸…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7 -
(中國新貌)開放新海南 活力自貿港
中新社海口10月7日電題:開放新海南活力自貿港作者王子謙張月和這個“十一”假期,索菲亞和同伴第一次從俄羅斯來到海南三亞,在沙灘上曬太陽,在大海中暢游,玩得不亦樂乎。由于擁有中國獨享的區…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7 -
(中國新貌)四川綿陽:中國科技城展“硬核”實力
中新社綿陽10月7日電(王鵬楊勇)位于中國西南的綿陽,古名“涪縣”“綿州”,后因地處綿山之南,得名“綿陽”。綿陽是涪江在“天府之國”澆灌出的一片沃土,是古代蜀國連接巴國的水陸交通要沖,也是詩仙李白的故…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7 -
黑土地上扶農助農的年輕人(青春派)
圖①:趙詩奇在農業科技園區智能溫室內講解特色花卉養護方法和注意事項。本報記者方圓攝圖②:姜灝在新技術示范田觀察水稻長勢及灌漿結實情況。楊鈞博攝(人民視覺)圖③:…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農民畫中贊豐收
農民畫《俏金秋》。趙慶玲繪,劉燕提供農民畫《二十四節氣寧波篇》。余海君繪,劉燕提供農民畫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以作者身份命名的畫種,是生活的藝術。歷史發展中…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秋山淡墨寫千峰(華夏博物之旅)
馬和之《月色秋聲圖》。劉松年《秋窗讀易圖》。蕭照《秋山紅樹圖》。仇英《赤壁圖卷》局部。趙孟俯\書法作品《秋聲賦》局部。圖均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涵養自信樂觀、熱情友好的陽光氣質(青春之聲)
不久前,巴黎奧運會內地奧運健兒代表團到訪港澳,與社會各界廣泛交流,受到熱烈歡迎。巴黎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取得了我國參加夏季奧運會境外參賽歷史最好成績,不僅展現出青年一代自信樂觀…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從一座博物館,感受稻田逐夢的力量
上圖:隆平水稻博物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陳列”展廳場景。本報記者楊迅攝下圖:隆平水稻博物館外觀。王志偉攝(人民視覺)從湖南長沙上空俯瞰,瀏陽河東岸的一座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紅蘋果”正變成“金蘋果”(新時代畫卷)
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天水市麥積區南山花牛蘋果基地考察時,勉勵大家把蘋果產業做得更大,并祝鄉親們的生活像蘋果一樣紅紅火火。2015年2月,總書記回到…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中國隊包攬5個單項冠亞軍
本報北京10月6日電(記者孫龍飛)6日晚,為期11天的2024年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WTT)中國大滿貫賽在北京首鋼園落幕,中國乒乓球隊包攬混雙、男雙、女雙、男單、女單5個單項冠亞軍。當日,…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塞浦路斯議長將訪華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邀請,塞浦路斯議長迪米特里烏將于10月8日至13日率團訪華。《人民日報》(2024年10月07日03版)…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和音)
面向未來,中國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以開放姿態同各國加強創新合作,讓科技更好造福人類“一箭八星”成功發射、“中國天眼”核心陣試驗樣機開工建…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為構建面向新時代的阿中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日前,由中國外交部主辦、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的中國—阿拉伯國家智庫聯盟(中阿智庫聯盟)首次會議在上海舉辦。來自中國和19個阿拉伯國家及阿盟近40家智庫代表與會,部分阿拉伯國家駐華使…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以舊換新,“換”出加速度(快評)
消費品以舊換新,一手撬動消費,一手拉動投資,既惠民生又利企業,既利當前又利長遠。今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不斷擴圍加力,持續釋放巨大內需市場潛力。“金九銀十”消費旺,各地各部門正…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人流物流暢通 生機活力滿滿
踏秋賞景、返鄉探親、出行遠游……這個國慶假期,旅游疊加返鄉,帶來新一輪出行熱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代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引領開放合作潮流的中堅力量(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習近平主席指出:“回顧歷史,開放合作是增強國際經貿活力的重要動力。立足當今,開放合作是推動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現實要求。放眼未來,開放合作是促進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時代要求。”中國堅…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天山長城 大漠華章
1954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70年來,從幾十萬大軍就地轉業到“八千湘女上天山”,從放牧巡邊到在邊境線上構筑起2000余公里的銅墻鐵壁,從成立之初一窮二白到2023年生產總值接近3700億元,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一切偉大的實踐,都需要科學理論的正確指引。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這在黨的宣傳思想…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時間:10-07 -
(中國新貌)湖北宜昌:“大國重器”崛起地 描繪長江新畫卷
中新社宜昌10月7日電題:湖北宜昌:“大國重器”崛起地描繪長江新畫卷中新社記者郭曉瑩宜昌自古就是“楚之西塞”,“上扼巴蜀,下引荊襄”,素有“三峽門戶”之稱。宜昌依江而建,因江而興,長江為城…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10-07 -
數說新中國75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持續探索和創新實踐統籌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和制度體系日臻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加大,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7 -
假日經濟活躍、內需潛力釋放 數說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央視網消息:透過數字看經濟,透過經濟看發展。前8個月輕工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規模以上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國家統計局統計的91種主要輕工業產品中,59種產品產量…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7 -
文化中國行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大美中國水清岸綠景如畫
神州大地、生機勃發,大江南北、水清岸綠。讓我們走進大美中國,領略新時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陜西秦嶺福建武夷山長江湖北宜昌段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東東營黃河口候鳥棲息地寧夏青銅峽庫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7 -
各地迎來國慶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多措并舉保障有序出行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天(10月6日)預計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28216萬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長6.5%。其中,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873萬人次,計劃加開旅客列車1432列。國慶假…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7 -
解鎖文旅消費新體驗——國慶假期西部文旅熱觀察
在陜西西安大唐芙蓉園來一場“華服秀”,到甘肅省博物館一睹“馬踏飛燕”的風采,去云南鄉村感受“詩和遠方”,赴廣西盡享南方夜市的“煙火氣”……這個國慶假期,體驗“小而美”的文藝游、追求“松弛感”的微旅行,…
來源:新華社 時間:10-07 -
文化中國行丨非遺傳承,邁向山海新程
文化中國行·沿著黃河看文旅之五◎科技日報記者王延斌孫越九曲黃河萬里沙,黃河泥沙滋養了百姓,更為一件件非遺制品提供了原料;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水孕育的作物,成為了繪就沿岸景色的特殊“筆墨”……日前,…
來源: 時間:10-07 -
造不了→造得出→造得好!這就是中國“智造”硬底氣
智能制造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的新型生產方式,已經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的智能制造從零起步,不斷建立起完善的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的完整體系。新中國成立初…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時間:10-07 -
假期各地重點商圈人氣旺盛 消費市場熱鬧紅火、亮點紛呈
央視網消息:金秋十月,假日場景映照活力中國。這里是湖南長沙的五一商圈。國慶假期,這里的一站式湖湘文化體驗活動吸引眾多游客。人們在這里可以逛廟會、體驗剪紙,還能品嘗300多道湖南美食。在太平老街的地道長沙民…
來源:央視網 時間: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