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陜南地區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在資金使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資金管理不夠規范。移民專項資金專戶不專、分戶存儲、多戶管理問題較為普遍,特別是移民對象自籌資金未納入核算范圍,為資金挪用、擠占提高了可能,也不利于對資金的監督和管理。
二是配套資金落實不夠。一方面部分縣(區)因財政資金緊張,應配套的建房補助資金未足額籌集到位,另一方面,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資金落實不到位。三是資金整合力度不大。省級應整合各專項資金18.9億元,實際整合資金18.1883億元,資金缺口0.7117億元,同時,先期下達的省級整合資金10.6883億元未足額用于陜南移民搬遷。
四是成本有所增加,主要是土地及配套設施上面。陜南三市部分縣(區)由于立地條件限制、材料價格、運輸和勞動力成本等影響,致使移民搬遷建房成本增加。
保障性住房的投入有多少?
印建安委員詢問:2011年,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47.43萬套,列全國第三位。請問,2011年我省保障性住房總的投入有多少?這些資金是如何籌集的?保障性住房是一項民心工程,你們認為我省現階段搞多大規模比較合適?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是一項繁雜的工作,你們有什么具體措施?
省住建廳副廳長張陽回答:
2011年我省年度計劃投資506億元,實際完成投資673億元。截止2011年12月25日,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51.25萬套;全年爭取中央補助資金46.65億元,獎勵資金18.68億元,共計劃65.3269億元;省級財政配套43.9342億元;11個城市均提前1個月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
我們現階段搞多大規模合適,我們也談到陜西2011年的任務總量在全國在第三位,今年我們的任務總量在全國是第二位。但是在建設過程當中,社會也有些疑問,到底需要多大規模?
去年9月,我們開始組織對全省保障房的需求進行了調查,在教育廳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我們組織人員通過發布公告、政府廣泛宣傳把申報和入戶調查相結合,國務院提出“十二五”末住房保障面要達到20%,為確保實現目標,我們要求各市縣考慮15%的誤差,按23%的保障面確定"十二五"保障家庭總戶數,在調查情況的基礎上,劃定低收入線和中低收入線,然后對調查數據逐戶篩選審核,最終確定169.78萬戶納入“十二五”規劃,其中,廉租房保障31.74萬戶,經濟適用房保障58.14萬戶,公租房保障44.37萬戶,限價房保障對象35.52萬戶。我省“十二五”期間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規模將達到210萬套。
醫改投入了多少資金?
葉廣芩委員詢問:2011年財政對全省醫改投入了多少資金?這些資金是如何安排的?目前,我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進展如何?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
省衛生廳廳長劉少明回答:
2011年,中省通過衛生部門安排的醫改資金共計83.84億元,其中,中央59.94億元,省級23.9億元,比上年半增加投入23.12億元,增長38.1%。
我省醫改資金著重用在5個方面。
一是新合療制度建設46.96億元,主要用于提高新農合醫療保障水平面;
二是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3.3億元,專項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后的補償;
三是安排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6.11億元,用于健全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精神衛生防治、縣級衛生監督、農村院前急救、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全科醫生臨床培養基地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等八個方面;
四是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24.32億元,用于向城鄉居民免費提供10類4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農村孕產婦免費分娩、農村婦女補服葉酸、“兩癌”檢查、農村改廁、以及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