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房多多”的話題持續高燒。原以為,“房妹”“房姐”“房媳”貢獻的料已夠猛了,不料在“房警”面前,這些純屬小巫見大巫。“房警”是廣東陸豐市公安局的趙海濱,他被曝有192套房。趙海濱承認了“雙重身份”,但稱房子是替弟弟在管理。隨后,陸豐市紀委已涉入調查。最新消息是,趙海濱已被免職。
“房警”擁有192套房倘若屬實,無疑刷新了紀錄。房子何來,也委實惹人關注。與此同時,“雙重身份”的花絮式信息,也讓我十分關注。因為身份管理之亂,絕非孤例。拔出“房多多”的蘿卜,總帶出“戶口亂象”的泥
前不久,陜西神木警方開展了對雙重戶口的清理整頓,公務員、企業老總、個體老板等成為清查重點對象。據知情人士透露,神木前幾年戶籍管理比較松,花數萬元托關系,就能輕易辦理雙戶口,“富豪有多個戶口很正常”。
雙重戶口,既然游走于法規禁區,就該從嚴整飭。事后清查,固然重要,可將監管端口前置,在把關、審核等環節填補漏洞,不留盲區,更為關鍵。如果戶口辦理時,監管處在癱瘓無序的狀態,那多戶口難免像洪水決堤。
遺憾的是,在現實中,雙重戶口動輒成了權貴的“附屬品”。之前有西安民警曝戶籍管理紕漏:“只要搞定領導,上戶口不難”,已讓人大開眼界。本該縝密把關、嚴格審核的戶籍管理,卻為“房多多”們口子大開,這委實堪憂。戶口亂象,加劇著公眾的焦灼感。有序清理,不可或缺。可若只是對雙重戶口吊銷了事,而不剪斷背后的利益鏈,照樣無法抑止部分人的徇私沖動。
清理雙重戶口,還需落腳于問責。吊銷幾個戶口雖易,將“零容忍”訴諸責任追究的完善,卻考量著治理的堅實度。對戶口亂象的糾偏,說到底,還在于對制度缺角的縫合,在細節踐履上的審慎,起點在規范,落點在公平。都說“色字頭上一把刀”,不妨也反問下,房字頭上幾個“戶”呢?(華西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