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由21世紀經濟研究院、21世紀經濟報系與京東聯合主辦的“掘金‘大眾體育’時代”主題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重磅發布了《2016中國體育消費生態報告》。報告以京東大數據為基礎,從體育消費總體發展概況、體育消費人群畫像、運動品牌市場集中度、馬拉松消費以及重大體育事件營銷等維度,刻畫出由體育商品、賽事運營、體育消費服務等行業有機構成的體育消費生態圈,從而對中國體育消費市場進行了深入、多維度的分析,勾勒出中國體育經濟環境的發展和變化。
報告顯示,滿足特定人群的“小眾”運動項目,正逐漸成為熱潮,體育達人們走出了一條明顯的升級路徑——逐步將注意力從傳統體育項目轉向包括徒步旅行、騎自行車、露營、攀巖以及皮劃艇等體育項目,呈進階型消費特點。
小眾運動升溫 騎行、垂釣受熱捧
從2013—2015年的消費軌跡來看,基礎性的體育用品消費比重呈現明顯下降的態勢,而騎行運動、游泳用品、垂釣用品消費比重一路上行,其中尤以垂釣用品、騎行運動的消費增速最快,到2016上半年,消費額增速均超過75%。
2015年國內有近兩百場較成規模的自行車賽事。其中,業余賽事和群眾活動占到八成以上,自行車已經從代步演變為健康運動,帶動了騎行運動的市場擴大。而釣魚的吸引力已經可以與馬術、高爾夫和網球相媲美,其中七成垂釣消費集中在26-35歲,垂釣入門消費集中在千元以上,并且產品復購率很高。京東平臺在售商品中垂釣用品已經分為釣竿、線漂、配件、裝備等四大特色商品館。特定人群個性化需求的運動項目,正逐漸成為熱潮。
中產階層成小眾消費主力 80后偏愛垂釣 70后以上更愛游泳
京東大數據平臺顯示,包括運動鞋包、運動服飾、體育用品、騎行運動、健身訓練、戶外裝備、戶外鞋服和垂釣用品等品類,26歲到35歲人群消費占比均在51%以上。據瑞信研究院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2015》,2015年中國中產人數滿1億,其中80后年輕新中產,是正在崛起的消費一代。他們的消費觀念更超前,敢于嘗試新事物,比如海釣、騎行、戶外越野。同時對運動產品品質有一定要求,更容易將運動習慣轉化為實物消費。
報告指出,垂釣類消費集中在26-35歲,該群體占垂釣類消費68.97%,也就是說近七成垂釣消費來自80后。數據顯示,70后、60后和50后雖然整體體育消費不及80后,但從其消費的各個類別來看,游泳消費占比明顯高于其他品類。
報告同時顯示,登山、遠足、滑雪等戶外消費處在風口。中國奪得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權,據估算,此次冬奧會所涉及的冰雪運動帶動的其他關聯產業收入將達到3000億元以上。按照國際通行標準,當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體育產業會呈現“井噴”態勢, 目前中國人均GDP已到8000多美元的水平,但人均體育消費只相當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隨著消費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未來體育消費潛力將更大程度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