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8月11日電 (張俊)“現在有精裝的公寓寫字樓需要考慮一下嗎?”這是合肥市民最近常常接到的推銷電話。盡管合肥樓市經歷了上半年的瘋狂,但與住宅“一房難求”的火爆相比,合肥的商業地產卻并不景氣,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合肥的商業地產銷售與商品住宅銷售相比,的確有一個較大的反差。”合肥學院房地產研究所副所長凌斌在接受采訪時說,截至今年二季度,合肥市商業地產的庫存是263.34萬平方米,對于整個市場來說還是相對偏多的,但是和2015年同期的330.32萬平方米相比,庫存量已經下降。
合肥商業地產的大規模開發是從2010年開始的。當時合肥的商業地產還非常少,再加上住宅限購令,致使部分有資金實力的市民將目光集中在商鋪、寫字樓產品上。但好景不長,從2014年開始,合肥市商業地產高庫存的現象開始出現,2014年二季度合肥商業地產庫存量就已經達到287.78萬平方米。
記者在合肥市政務區調查發現,今年上半年,該區域的可售的商品住宅屈指可數,甚至一度無房可賣,而另一邊是該區域多座寫字樓和商業綜合體對外銷售和出租。某樓盤一名銷售人員說,“合肥現在的商業地產基本上都是營銷公司在代理,為了把商鋪和公寓推出去,只能用最簡單粗暴的方法,那就是電話推銷。”
凌斌表示,合肥的商業地產之所以銷售困難,原因就在于供大于求。“以合肥前兩年銷售的商業地產面積計算,可以滿足大約300萬人辦公,而這顯然高于合肥當前的需求總量。”凌斌說,合肥的第三產業占比現在剛過40%,與南京、杭州第三產業占比50%、60%的比重相差很大,而商業地產最主要的需求來源就是第三產業。此外,電子商務的發展也對商業地產產生了一定沖擊,像合肥市步行街、長江路等傳統商圈的商鋪租金近年來幾乎不斷下降。
盡管合肥的商業地產庫存仍然居高不下,但開發商對于手頭上的庫存并不著急。合肥商業地產二季度的景氣度評分僅為80多分,而低于100分就是不景氣。一名商業地產銷售經理表示,“我們對商業地產銷售的前景還是非常看好的,我們對產品有信心。”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房企資金充足,融資來源多,即使商業地產賣不出去,也沒什么壓力。
“商業地產難賣,并不代表銷售情況就差。”凌斌說,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合肥市場的商業地產中,公寓銷售情況最好,其次是臨街商鋪,銷售差一點的是寫字樓和綜合體商鋪。2016年上半年的商業地產銷售面積與去年相比要有所增加。
凌斌認為,目前合肥市場上的商業地產購買者主要是個人投資者,企業和機構投資的比例較小,再加上缺少成熟的商業運營公司,市場對于商業地產的投資熱情不高,才形成了商業地產和商品住宅銷售“冰火兩重天”的現象。
南京、合肥、廈門、蘇州這四座城市,因為近期房價的暴漲,被稱為中國樓市“四小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