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行業當前的發展境況下,不僅是樓市日益緊縮,消費者對于家居產品也越來越挑剔。這一嚴峻的形勢,迫使包括衛浴企業在內的各家居品牌不得不積極謀劃新的出路。僅以衛浴行業為例,跨界櫥柜、衣柜等行業的衛浴企業不勝枚舉。除此之外行業關于電商的討論也一直沒有停止過,在"泛家居"概念廣為流行的前提下,衛浴行業或可借助電商之力,向網絡平臺延伸。
衛浴個性化需求增長
大品牌接連大舉進軍定制家居市場,再次印證了定制行業是有“錢”途的產業。這一現象,歸根結底源于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正在不斷增長。
隨著80后、90后新生代消費群體的崛起,對于衛浴產品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原有流水線模式下生產的產品千篇一律的款式越來越不能滿足年輕消費群體的個 性化需求,這時候,定制家居由于其個性十足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認可,近年來定制衛浴市場由此逐漸興起。可以說,各品牌的變化也是順應消費者需求。
隨著家居裝修風格的多樣化,以及戶型的多變性,造成賣場里的一些家居成品難以與業主家中環境相互映襯,此時量身定做一套功能化組合家居產品,不僅能以最小誤差與空間結合,而在風格上的統一還會產生一種“1+1>2”的效果。
衛浴定制需慎重
縱觀當前定制衛浴市場愈演愈烈的拓展風潮,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前些年家電市場所走過的跨界經營。那么,越來越多原來專注于某單一領域的知名品牌,開始朝多個相對陌生的領域大舉進軍,不少人不禁要問:這種現象究竟是福是禍呢?
“如今的衛浴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如果專注于某單一領域,一旦市場發生劇烈變化,企業可能因為來不及‘調頭’而翻船,而跨界經營則不失為一個避免翻船的有 效辦法。”衛浴跨界經營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同時,也在滿足廠商自身生存發展的需求。畢竟,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里,即使跌倒了,到最后也不至于沒蛋 吃。
不過,也有些業內人士認為:多子未必多福,走跨界經營之路還需謹慎。某代理商表示,術業有專攻,衛浴行業都有本身固有的屬性及專業技術要求,如果廠商沒有充分掌握相關技術和經驗,其生產出來的產品或者提供的服務反而會砸了原本起家的招牌。
衛浴企業對于定制模式并不是非常清晰,大部分企業不過是重視定制模式當中的設計和生產環節。在當中很容易忽略服務方面的情況,定制需要設計人員跟消費者做 一個有效的溝通,如此才能充分地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并且將設計模型交給消費者再跟消費者耐心地做個溝通。還有定制成功后產品的交付時間也是極為重要的,比 如馬桶肯定是消費者急需使用的,如果企業遲遲不能將馬桶交給消費者則必然引起消費者的不滿,這將對消費者產生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