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虛高賣噱頭 質量參差不齊 互聯網企業紛紛涉足“搶灘”
最近不少消費者在選擇空氣凈化器的時候發現品牌太多、無從下手,而且價格差異非常大,甚至有廉價的凈化器只要幾十元就可以,一些進口品牌標價上萬。行內人士揭秘說,凈化器幾乎就是一個賣概念賣噱頭的暴利行業。
業界預計,隨著互聯網企業紛紛進入以及新國標的即將出臺,這將進一步規范空氣凈化器行業的發展,對行業中的各種亂象有一定遏制作用。
業內人士:
賣概念很暴利的行業
由于國內一些城市的空氣質量問題,使得整個空氣凈化器行業出現爆發性增長,許多品牌都在過去的一兩年中銷售增加非常快,大量資本涌入這個行業,比如互聯網企業如獵豹、360均在涉足,小米科技[微博]也即將推出凈化器產品,一些很多小的創業公司通過眾籌的方式進入凈化器領域。
一家互聯網公司人士說,整個行業相當混亂,很多廠商特別是一些小廠商完全就是在賣概念賣噱頭,而用戶也不知道要買什么樣的空氣凈化器,更不清楚買來之后到底有什么樣的效果。他認為,從技術和成本上來說,空氣凈化器核心部件是濾網以及包括電機、空氣探頭等其他部件,技術難度并不高;并且空氣凈化器的成本不高,本質上來說,這是一個稀缺經濟形成的暴利行業。
價格虛高已是整個凈化器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獵豹移動人士稱,很多市面上三四千元的產品,其實從真實品質而言不足千元,然后由于消費者不了解,商家的夸大宣傳,讓消費者實際上為品質一般的產品付出了更高的價格,甚至形成一種認知:價格高的一定就是好產品。
獵豹移動CEO傅盛[微博]表示,不久前從市面上采購了十幾款凈化器,把它們全部拆解,細細琢磨每個部件后發現,絕大部分產品都很粗糙,基本就是賣噱頭、賣概念。他參觀了南方幾十家生產線,均是很小的工廠,生產十幾款凈化器。“所謂一些大牌子的空氣凈化器,實際上就是在南方一個小廠做了一個OEM,或者是ODM。”
互聯網靠增值服務賺錢
對于眾多互聯網企業來說,他們認為自己進入空氣凈化器行業,將對行業起到良好凈化作用。在市場上看到,幾家互聯網公司推出的凈化器售價均不到千元,已對那些高價產品起到極大的沖擊。實際上,這些互聯網企業一般不靠硬件賺錢,因此能把價格做得很低,加上用戶體驗好,就能獲取大量用戶,然后通過提供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來賺錢。
新國標有望出臺
山寨廠或出局
監管部門也在介入。上月,《空氣凈化器》(GB/T 18801)國家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稿,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國家標準委將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標準的審定與發布,這意味著空氣凈化器市場終于有望得到規范。隨著國標將出臺以及消費者對空氣凈化器行業更加深入的認知,空氣凈化器行業將迎來一次洗牌和整頓,一些受益于夸大宣傳的中小廠商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而大型廠商也將更加規范地進行生產銷售。
不過,也有廠商人士說,新國標之所以一直難產,耗時長,最主要的原因不乏“各方利益難以權衡”,實際上后面是南北兩股大的力量在博弈。而且,因為國家標準僅僅對空氣凈化器的安全性是強制要求,而對于性能是非強制性的,所以企業會選擇性地忽略,使用迎合消費者的數據來宣傳自己的產品,導致市場上到處都是“99%”“99.9%”指標,甚至國際知名大品牌為了得到完美的數據,選用1立方米的測試環境,而不是30立方米,測試時間開1個小時,而不是6個小時,消費者對此完全蒙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