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促需求釋放
整體來看,這3個項目屬于中低端供應,項目均位于五環以外,并以120平米以下的中小戶型為主,均價均低于3萬/平米。
12月13日,中鐵青秀尚城二期開盤,記者現場了解,上午9:30該項目外已經被客戶擠滿,到場客戶超300組,項目當天銷售去化率超9成。
“當時1期開盤時沒有選到房子,所以這次我早早就排號了”,現場購房人告訴記者。據記者了解,10月26日該項目一期開盤便實現了日光,共推168套房源,當日便銷售一空。
據銷售人員介紹,該項目低首付49萬起,此次共推出200余套房源,主力戶型為76-115平米的2-3居,均價21000元/平米,購房享受2萬抵8萬的優惠活動。
“降息政策的驅動、巨額的優惠,加上該項目性價比較高,所以十分受剛需客戶歡迎。”上述銷售人員如是說。
疊拼項目首創瀾茵山二期也在同天開盤,總價120萬/套起,單價6800元/平起,享4萬抵10萬房款優惠,戶型面積為約88-195平米。據記者了解,該項目小戶型受購房者青睞,總價120萬的房源在開盤當天已經售罄。
而剛需盤的純新盤項目泰晤士印象在12月14日開盤,該項目蓄客300余組客戶,均價13000元/平米。據悉,此次開盤共推出200套,當天便售出100多套。
“臨近年底,房企的推盤積極性只增不減,入市搶收的欲望也更為明顯。12月份將是房企爭奪業績的最后時機,預計房企積極供應將持續到本月末。”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張旭表示。
庫存壓力下房企競爭加劇
雖然在政策環境的利好下,客戶的入市積極性有所增加,但是與北京高達9萬余套的庫存相比,房企的去化壓力依然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去化壓力也同樣波及到了豪宅市場。14日北京住建委官網顯示,融創農展館地王地塊觀瀾嘉苑項目獲得預售證,項目均價為16.5萬/平米。
“今年年底至明年年中,將有大量高端項目扎堆入市,包括中赫萬柳書院(微信 微博 論壇 相冊 點評 地圖)、觀瀾嘉苑、佳兆業廣場、遠洋劉娘府地塊項目、保利首開東壩地塊等項目,這將導致頂級豪宅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中原地產市場張大偉如是說。
經濟持續低迷導致房地產市場趨向飽和,去化壓力促使房企間競爭加劇,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品牌房企層出不窮的新鮮營銷方式吸引了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目光。
繼“雙十一”后,各房企在本月又掀起了“雙十二”的優惠活動,包括方興的“方興為愛 圓夢有我”活動以及當代置業在12.10-12.14推出的特價房源,活動范圍涉及當代置業旗下全國所有在售項目,每個在售項目均會推出12套特價房源。
不僅如此,在遭遇2014年房地產行業低迷期之時,品牌房企紛紛嘗試轉型。然而房企試圖轉型的愿望與實際布局的收益情況來看還相差甚遠。
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2月1日,滬深兩市共計27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4年年報業績預告,其中,5家房企預告凈利潤虧損。剔除數據公布不全的房企后,按照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下限來看,凈利潤同比上升企業為9家,下滑企業達8家。
其實,對于大多數試圖轉型的房企來講,當前基本是“摸著石頭過河”,項目定位準確與否、運營成功與否目前尚是一個未知數。包括遠洋聯手京東在雙十一推出的眾籌活動就以失敗告終。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品牌房企尤其是以住宅為主的房企的轉型更多的是停留在戰略層面,在轉型運營商過程中顯得力不從心。對此,房企需要調整自己的布局策略,優化自己的城市和項目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