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樓市頻傳“利好”消息,繼央行明確為首套房認定松綁之后,住建部、財政部、央行于10月9日聯合發布新政,確定公積金異地互認、取消公積金貸款收費等舉措,將進一步增加對購房者的貸款支持,其松綁力度已超過預期。
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逐步回暖,受房地產市場影響的家居市場也借此東風發力。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樓市升溫對家居賣場的影響會在第四季度逐漸顯效。
家居行業回暖期尚未到來
自9月份以來,受“金九銀十”和一系列樓市政策出臺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被激發出來,家具行業有了一定的起色。“十一”黃金周以來,家具市場也迎來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高潮。有銷售人員表示,不僅人流量增加了,商場家具實際成交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不少。
“每年的9、10月都是裝修旺季,最近,新屋裝修好以后來挑選家具的市民增多,明顯感覺到銷售量相對于7、8月有了回升。加上近期樓市回暖,對家裝市場的后市還是有信心的。畢竟有人買房子就有人買家具了,多多少少都會帶動家具家裝方面的銷量。”一家具賣場的銷售人員指出。
有業內人士認為,樓市回暖確能帶動家具行業,但時間上會存在滯后期。“限購令”松綁,不少樓盤集中在年底推出,都讓家裝企業看到了新的機遇。據統計,即使現在現房交易或者年后交付的新房,需要裝修和購置家具都還需約半年時間,家具市場回暖將在第四季度或者明年真正顯現。各大商場還是要靠自身營銷手段提升銷量,多在創意上下功夫,提升品牌的質量與口碑。
從事房產行業多年的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樓盤成交量相對于之前確實有了一個明顯回暖跡象,但現階段銷售的房子多以期房為主,大多在明后年交付。若明年大批房子交付,可能會迎來交付高峰期。對于一些剛需或改善型需求的業主來說交付后會裝修,那么家居市場可能會在樓市回暖的一到兩年內才會出現一個真正的顯現。
“現在已經進入了‘金九銀十’時期,地板等家居建材行業相對于前幾個月本身就會有一個回暖期,加上各大商場也會配合做一些大型的促銷、團購活動,銷售量相對于前幾個月也會有一些提升,客流量相對于上一季度大約也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但相關數據統計,即使是現房交易,從交房到裝修平均也要半年時間,何況當前樓市交易中,期房占據相當大比例,即使此次樓市回暖對我們有影響,最起碼也要一年后才看得出來。”
家居企業需苦練“內功”
然而,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在近年較為低迷的經濟大環境下,不少行業都不同程度地遭遇市場寒冬,房產和家居行業也在受影響的行列當中。單純依賴官方政策來拉動消費內需是不足夠的。家居企業在度過寒冬時更應隨時注意經濟形勢,適時根據市場動向進行調整。
松綁松貸固然是一個利好的外在助力,但樓市回暖畢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新政落地的實際效應也難以一蹴而就。因此對于家居企業來說,雖然一些營銷方面的手段包括促銷、團購活動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大的,但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的一個品牌質量與口碑,需要從根本上做好,修煉好內功,從產品、體驗、口碑等環節做起,樹立自身品牌形象才是根本。只有真正做到以客戶為品牌形象代言人的產品,才能在消費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屹立不倒,成為市場贏家。
現在市場已經進入到相對穩定的階段,對于家裝市場趨勢,實際上更趨于理性化。雖然樓市的銷量會對地板等家居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真正有實力的家裝、家居行業不應過分依賴外部環境,將來的發展更多要依靠“內功”和行業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