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市民李華(化名)和老伴去浙江花38萬多元買了全套的大紅酸枝木家具。本以為撿到了便宜,結果收到貨一看傻了眼,幾件家具多處可見小料拼接的痕跡,表面還使用了邊材。對此,商家表示家具是李華看過簽過字的,可以退貨,但要交納違約金。
床板背面能明顯看到小料拼接的痕跡
頂箱柜豎梁內面小料拼接痕跡明顯
38萬買套紅木家具 本以為撿了便宜
李華和老伴退休后搬進了新家。一直以來兩人對紅木家具特別鐘愛。家中本有一張紅木桌子,這次想趁著搬家配齊一套。
老兩口尋思了很久紅木家具的事,多次去展會看過紅木展覽,也聽說鄰居去浙江買回了家具。兩人還在網上查資料,看哪里賣的紅木家具物美價廉。11月中下旬,兩人最終下定決心去浙江跑一趟。
兩人本是沖著相對便宜的緬甸花梨木去的,在浙江的市場上也大多看的是緬甸花梨木家具。偶然間看到一對大紅酸枝頂箱柜才12萬元,遠遠低于自己在濟南看到的價格,便動了心。“當時真是被興奮沖昏了頭腦,以為撿到了便宜。想湊湊錢使使勁,買大紅酸枝的,可以保值增值,將來傳給孫子。”李華說。
“當時店里拉著窗簾,燈光較暗,賣家的解釋是紅木怕曬,會褪色。”李華說,當時挑家具時關注點都在材質是不是真的,有沒有添加輔材,根本沒有想到拼接這回事。她看了看家具表面,感覺和書上的圖片差不多。再加上商家反復強調材質不假,家具配有南京林業大學木材科學研究中心的材質認定證書,且頂箱柜里還蓋有該研究中心的紅木認定章,這些都打消了李華和老伴的顧慮。
“當時我們急著退酒店房間,很快就下了決定。”李華說,11月21日,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們從紅木家具廠買下了以大紅酸枝木為材質的一對頂箱柜,一張百子床(帶兩個床頭柜),沙發八件套(一人沙發、花架各兩個,兩人沙發、三人沙發、小茶幾、平幾各一個),一個小圓桌,一個五斗柜,加上運費共計花費381800元。
收到貨后傻了眼,小料拼接還使用了邊材
12月7日晚,家具終于運來了。李華打開包裝一看,頓時傻了眼。李華說:“在店里時光線暗,又看不到反面。運到家一看,床、桌子的腿上有很明顯小料拼接的痕跡。再仔細一看,在多件家具的側面、里面,甚至表面,拼接的痕跡隨處可見。”
“38萬可不是小數啊,是我們一輩子的積蓄,都投資到家具上了,就是認定能保值增值。我們當時湊了身上卡里所有的錢,還透支了11萬,借了3萬。”看著一屋子家具,李華一晚上都沒睡著覺。
12月9日,記者隨山東省紅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趙松南來到李華家中。通過現場查看,趙松南指出,家具所用的木材是大紅酸枝,但小料拼接現象在內里、邊緣甚至表面多處存在。尤其是家具的承重部位,是由小料粘成大塊再開料而成的。“小料拼接,把木性解了,并且膠有一定壽命,這些都會影響木頭的強度。短時間內使用沒問題,但耐用性肯定比不上整塊木頭制成的家具。”
除了小料拼接,家具中還使用了邊材。在手電光下,趙松南指著平幾側面一處表面反光,但沒有紋路的淺色部位說:“這處使用了邊材。”隨即取出砂紙打磨,這塊部位很快露出了白色的“原形”。趙松南介紹,邊材是樹皮內淺色的生長層,不屬于紅木。除此之外,在沙發表面部分也發現了邊材的使用。
賣方稱退貨要交違約金,律師稱買賣無效
記者看到,李華和賣家僅簽訂了訂貨單。訂貨單上寫著:所有家具材料全部是老撾大紅酸枝(交趾黃檀),沒有輔材,假一罰三。附注上注有:訂貨人訂貨后,原則上不辦理退貨手續,如果要求退貨,按退貨款20%收取違約金。但并沒有注明是否拼接和使用邊材。
金不換紅木家具廠老板樓先生表示,像大紅酸枝這種高檔家具,拼接的情況很普遍。是否拼接,價格肯定不一樣,李華當時也是看過家具,在訂貨單上簽過字的。
對于使用邊材,樓先生承認表面會帶有一點點,但側面和內部不會超過國家規定的10%。樓先生說,李華可以退貨,但要按訂貨單上規定交納退貨款20%的違約金。也可以換貨,但如果要換同套不拼接的大紅酸枝家具,需要補交差價,至少要貴80%。“但直接退貨不交違約金是不行的,因為整個過程影響了我的正常銷售。”
山東舜啟律師事務所律師孟憲強說,李華購買的大紅酸枝木家具正視面發現有邊材,違反了《深色名貴硬木家具》行業標準,以此可以確定李華和賣家所簽訂的訂貨單無效,因此約定的違約金也是無效的。此外,賣家在銷售時有責任對產品有小料拼接和使用邊材的情況進行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