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辦〔2007〕17號)和國家質檢總局〔2012〕216號)的文件精神。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從2015年4月份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凈水和空氣凈化行業質量信用等級評價工作。
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中指出2011年-2020年要加快落實質量信用體系的建立,打擊失信行為,夯實質量基礎,為人民生活增加保障。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國發辦〔2007〕17號)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完善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產品質量的信用記錄為重點,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完善行業信用記錄,推進行業信用建設,要依托“金質”管理系統,推動企業產品質量記錄電子化,定期發布產品質量信息,加強產品質量信用分類管理。要繼續推進中小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和價格信用建設。要發揮商會、協會的作用,促進行業信用建設和行業守信自律。各部門要積極配合,及時溝通情況,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制度,逐步建設和完善以組織機構代碼和身份證號碼等為基礎的實名制信息共享平臺體系,形成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真正使失信者“一處失信,寸步難行”。加快信貸征信體系建設,建立金融業統一征信平臺。
國家質檢總局〔2012〕216號)根據國務院《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要求。
一、總體要求 把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統籌規劃、循序推進,政府推動、培育市場,完善法制、嚴格監管,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原則,以組織機構代碼實名制為基礎建立企業質量信用檔案,以物品編碼為溯源手段建立產品質量信用信息平臺,健全質量信用評價體系,實施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完善質量信用獎懲機制,加大質量失信懲處力度,全面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誠實守信、自律守法的社會環境。
二、工作目標 到“十二五”末,初步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政府部門協同推進、企業誠信自律、市場機制有效發揮、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質量誠信體系;逐步形成質量誠信管理制度健全、質量信用信息資源共享、分類監管有力、失信懲戒有效的質量誠信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
三、工作任務
(一)不斷完善質量誠信標準體系。
(二)加快質量信用信息化建設。
(三)實施質量信用分級分類管理。
(四)健全質量信用獎懲機制。
(五)建立質量信用“黑名單”制度。
(六)完善質量信用信息發布制度。
(七)推動企業建立質量誠信體系。
(八)加強企業質量誠信文化建設。
(九)加快行業質量誠信自律機制建設。
(十)推進質量信用服務發展。
(來源:中國質檢協會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