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裝修的復雜性、國家對裝修行業缺乏有限而強力的監管,裝修問題普遍存在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盡管不斷有人提醒你:裝修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減少糾紛的發生。但在實際操作中,多多少少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裝修難題。那么問題來了:這時候應該如何維權?
裝修維權三步走
一旦出現裝修問題,與裝修公司起糾紛。消費者應當如何處理呢?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在接受新快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者可以按三步走。
首先,消費者應當與裝修公司協商。如果合同有寫明的,應當根據合同條款來執行;如果合同上沒有寫明,應當參考相關的裝修規范和標準,與裝修公司進行協商。如果裝修公司違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違約條款進行處理。
如果裝修公司不予配合,或者矛盾難以通過協商進行調解,消費者可以致電12345消費者委員會熱線進行投訴。廣東省建筑裝飾行業協會消費者專業委員會主任江波濤補充道,消費者必要時還可以尋找相關行家具、建材、裝修業協會的幫助。一些裝修公司是協會的會員單位,協會調解也是幫助解決裝修問題的一個途徑。
如果在消委會、行業協會的調解下,裝修公司依然拒不配合、不愿意承擔責任,此時只能尋求法律途徑。
“合同上這么寫,你也同意了的。
——請問:這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合同上這么寫,你也同意了的。”——合同是消費者維權的重要依據,但裝修公司的這一句話,卻常常把業主問得啞口無言。
由于多數業主并不具備裝修的專業知識,裝修時有哪些環節、需要用哪些材料、裝修合同應該具備哪些條款,對于這些問題,消費者通常是懵懂不知的。簽訂合同時,往往只根據裝修公司提供的合同,并沒有過多的考慮。可想而知,裝修公司的合同條款肯定是傾向自己,容易隱去一些保護消費者的條款。因此,一旦問題出現,裝修公司拿著合同如此說,消費者是不是就沒轍了?其實并不是。
A、別忘了最基礎的國家標準
對于關系到民生的裝修行業,國家早就有了規范的標準。《GB 50327-2001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范》規定了裝修過程各施工項目的執行標準;《JGJT 304-2013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也規定了裝修完成后,整個工程所需要達到的要求。
任何的裝修公司,只要是合法、有資質的,就必須遵守國家規范。國家規范是裝修的最低標準,裝修公司合同提供的施工要求,只能等同或嚴于國家標準。如果低于國家標準,就證明裝修公司不合規范。因此,消費者遭遇具體的裝修問題,可以查閱國家相關標準,據理力爭,約束裝修公司。
B、借助《合同法》、新《消法》
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表示,《合同法》、新《消法》里面的條款,也是消費者維權的重要依據。例如遭遇了裝修公司不事前跟消費者溝通,就擅自施工的問題。依據《合同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這就是說,要變更合同應經當事人雙方協商一致才行,如裝修公司擅自單方面決定柜子等的設計,違反此條規定。因此,如果裝修公司未按合同要求施工,私自更改裝修方案,消費者有權要求裝修公司按合同條款履行違約責任。新《消法》第八條規定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第二十條規定了經營者承擔信息披露的義務。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享有法定的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撤銷的權利。也就是說,如果在訂立裝修設計合同時,工程方有意隱瞞了工程數量等要素,消費者有權依法行使變更或撤銷合同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