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肥胖者。約30%~50%的肥胖癥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變率高達61%~94%。
2.嗜酒和酗酒者。長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檢,75%~95%有脂肪浸潤。
3.營養不良者。營養不良導致蛋白質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見于攝食不足或消化障礙。
4.快速減肥者。禁食、過分節食或其他快速減輕體重的措施,會損傷肝細胞,導致脂肪肝。
5.在有毒環境工作者。工業毒物可經皮膚、消化道、呼吸道進入機體導致肝臟損害。其中能引起肝細胞脂肪變性的毒物包括:黃磷、砷、銻、鋁、汞、鋇、苯、四氯化碳、氯仿、二硫化碳、二硝基苯、鉻酸鹽、鉈化物、鈾化物等。
6.某些藥物的服用者。某些藥物或化學毒物通過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環素、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砷、鉛、銀、汞等,降脂藥也可通過干擾脂蛋白的代謝而形成脂肪肝。
7.糖尿病患者。50%糖尿病人可能發生脂肪肝,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現胰島素抵抗后,大多數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臟內轉變成脂肪,存積在肝內導致脂肪肝。
8.其他疾病者。皮質醇增多癥、甲亢、高尿酸血癥、高脂蛋白血癥、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均可引起脂肪變性,結核、細菌性肺炎及敗血癥等感染時也可發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過分限制活動,加上攝入高糖、高熱量飲食,肝細胞脂肪易堆積;接受皮質激素治療后,脂肪肝更容易發生。
9.白領階層。多坐、少動,高脂肪、高熱量的膳食結構,肥胖等因素。
10.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時發病,病情嚴重,預后不佳,母嬰死亡率分別達80%與70%。(作者系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急診科教授) 羅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