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狀調查“現在的孩子,在家接觸的是媽媽,在學校接觸的多是女老師。”政協委員、閻良區新華路中心小學校長蘆娜覺得,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往往缺乏陽剛、寬容、豁達、勇敢、果斷的性格特質,小學教育應多些男老師。她認為,造成小學教師性別失衡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學教師工資水平不高,對承擔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男性來說,這樣的工資水平降低了教育事業對男性的職業吸引力。此外,小學男教師社會地位不高,還進一步影響其婚配。
記者走訪記者走訪了一些學生家長。市民王女士的兒子在碑林區一所小學上一年級。包括體育老師在內,孩子的老師全部是女性。“孩子在家和媽媽待的時間長,學校里再全部接觸女老師,確實會對性格的成長有一定影響。”市民何先生說,女兒在新城區一所小學上三年級,他覺得女老師更細心一些,而且像寬容、堅毅、果敢這樣的性格在一些女老師身上也具備。
局長表態西安市教育局局長李穎科表示,教師性別失衡的現象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工資待遇上國家有相應的規定。對于幼兒園和小學老師這樣的職業,男性從性格上天然就有一定的排斥。“男老師少,的確對孩子的性格有一定影響。但這只是性格塑造的一方面。”李穎科說,孩子的性格形成過程中,還會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他的成長。此外,不宜在招生或者招聘的時候傾斜,這樣會有“性別歧視”之嫌。(華商網 記者 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