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考在即,有消息稱,北京、四川等13個省份加分項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見義勇為。對此,有網友說,贊成這樣的做法,思想道德建設必須亟待提高;也有網友認為這是一個極其錯誤的引導,道德加分,尤其是見義勇為加分,會造就很多假案;還有網友表示擔憂:思想品德這東西怎么量化,怎么評比?由誰說了算?
支持:為見義勇為加分,提高社會正能量
網友依然蘭亭序:贊成這樣的加分,思想道德建設必須亟待提高。
面具掩蓋了率真疲憊了心:支持見義勇為加分!
先知小狐貍:說明學習成績,分數高低不再是衡量一名學生學習是否好壞的唯一標準。通過這樣的新的衡量標準,可以大大提高社會正能量!學生們的格言不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只要分數提上去就可以了!
長安已兵荒馬亂:見義勇為也有個認定標準。這樣的價值導向還是值得鼓勵,關鍵是建立公開透明的社會評估監督體制,公道自在人心。
博士大蝦鄭磊:轉變是可喜的,但同時要狠抓教育戰線的反腐和監督機制。
質疑:是鼓勵未成年人去救火、救人,去與歹徒搏斗嗎?
mimi蛋撻:中學生見義勇為太危險了,關系到人身安全的問題,在孩子本身缺乏自身防范意識,社會治安并不完善的前提下,這個政策的出臺效果很可能會跑偏的。
荊棘中的歌唱:高考生一般都是18歲左右,肯定有未成年人,見義勇為早了點吧。對于這些孩子應該首先學會自救。
晴空藍兮: 這是拼爹不成,改拼命的節奏啊。
擔憂:如何量化標準 會不會為了“見義勇為”而“自導自演”?
網友莉仙子:應該從最根本的地方去加強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而不是一味的用高考分數來引導孩子的見義勇為,有些情況孩子的見義勇為有可能成為更大的悲劇!
一只無節可操的單眼皮:評定標準沒法量化,還不如就看學生的學習能力如何,之前就反對見義勇為或者災難幸存者直接保送重點的,不公平。
珍珠港Hawaii:標準誰來定?分數誰來加?透明不透明?不反對品德加分,但要有健全的監督機制!
曾三揪:思想品德這東西怎么量化,怎么評比?由誰說了算?
一般能吃辣:這20分比奧數更不公平啊!“思想品德”“見義勇為”,這有何標準可言? (記者林露 實習生楊燕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