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7月17日電(見習記者 謝盼盼 實習生 吳洪)打掃雞舍、撿拾雞蛋、采摘水果……早上6點不到,浙江農林大學大二學生徐昱和同伴石梟就起床了,兩人簡單地收拾后,就跟著農民師傅潘陸根一起勞作了。直到晚上10點多,徐昱和石梟才忙完一天的活,在疲憊而充實中進入甜美的夢鄉。
徐昱和石梟都是中國首個大學生村官學院——浙江農林大學村官學院的首批學員。
從7月初開始,徐昱和石梟就在學院的組織下,“進駐”到浙江省臨安市潛川鎮海龍村并拜農民潘陸根為師,與潘陸根同吃同住同勞動:白天跟著潘陸根勞作,學習農村各種“務農”技術;晚上同樣是睡在潘陸根家,遠離網絡睡得格外香;吃飯還是在潘陸根家吃。
和徐昱、石梟一樣,今年暑假期間,浙江農林大學村官學院的235名首批學員,全部都深入到浙江各地的農村基層,進行駐村實習。和一般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不同,村官學院的駐村實習是他們課程的一部分,他們通過與農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不僅可以深入調研農村情況、學習務農技術,而且在順利完成實踐任務并提交實踐報告后,可以獲得兩個學分。
村官學院的學員康梓杭和倪苗,駐村實習的地點是臨安市于潛鎮扶西村的農民金永根家。
白天,他們跟著金永根摘香瓜,幫著金永根給豬喂飼料、打掃豬舍,為種桑養蠶、采收葡萄作準備;晚上,他們走進村干部家進行訪談、調研,了解農村基層工作的有關情況。閑暇時間,他們還免費給村里的孩子們辦了個支教班,指導他們學習娛樂,每天過的都很充實。
經過一段時間的駐村實習,康梓杭覺得自己的變化非常大,“剛到時,我差點不能接受住宿條件:無線網絡、單獨衛生間都沒有,晚上一玩手機整臉都是蟲子。幾天堅持下來,我就調整了心態。”
據介紹,浙江農林大學村官學院的所有學員,都是在原有的專業教育基礎上自愿報名參加的,他們利用周末等空余實踐進行學習。
“今年暑假,我們村官學院的全體235名學員,都參加了各種形式的駐村實習,其中學校統一組織安排的106名學員,學員們實習的內容以調研農村情況、共同參與勞動為主,實習時間一般在兩周到四周之間。”浙江農林大學村官學院指導老師葉斌說,駐村實習是村官學院的必修課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