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教育  ?  教師·家長·社會

從見義勇為到會自護 中小學“口號教育”務實求變

從見義勇為到會自護 中小學“口號教育”務實求變

2014-08-05 14:11:00

來源:新華網

  一份《中小學生守則(征求意見稿)》正在中國社會引起熱議。刪除“見義勇為,敢于斗爭”,強調“會自護懂求救”、“珍惜生命”成為最受關注的焦點。輿論分析認為,這份守則折射中國中小學“口號教育”向務實、易操作轉變,內容更契合時代主題。

  中國教育部在2012年啟動了《中小學生守則》修訂工作。歷時兩年,此次公開征求意見截至8月20日。新版《守則》融合了以往的《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將數十條要求凝練為“三愛三講三護”,即愛祖國、愛學習、愛勞動;講文明、講誠信、講法治;護安全、護健康、護家園九個條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見義勇為,敢于斗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不再作為中小學生行為規范,取而代之的是對“會自護懂求救”的強調。

  從事基礎教育二十多年的合肥逍遙津小學校長袁紅衛認為,對孩子而言,個人救助的經驗和技能不足,去見義勇為本身就不現實。因此,刪除守則中的“見義勇為”,既是對孩子的一種人文關懷和保護,也體現出更加務實的教育觀念。

  “過去,我們習慣于拔高道德教育口號,不區分每個人在年齡、身體狀況、救助能力等方面的差異。這樣會形成對社會群體的道德綁架。”袁紅衛說。

  合肥市民甘女士有個小學六年級的兒子,談到刪除“見義勇為”,她舉雙手贊成:“這是社會的進步、理性的回歸。畢竟,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還遠遠不夠。現在的家庭又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們能力范圍之外無謂的犧牲將讓整個家庭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她認為,學校有義務教導孩子自護知識,告訴他們怎么有策略地解決問題。如見到不公平、不正義事件時,可以報警或找成年人解決。遇到溺水事件時,可以尋求幫助,而不是自己下水。

  不過,也有網友擔心不從孩子起教育“見義勇為”,將來中國社會“老人跌倒不敢扶”的現象會越來越普遍,因為美德觀念要從小培養。

  “這種擔心毫無必要。整個新《守則》體現了主流價值、核心價值。比如‘講文明’、‘講誠信’、‘講法治’,都是弘揚正義和正氣。孩子們長大具備救護能力后,一定會伸出勇為之手。”袁紅衛說。

  新中國成立后,五講四美三熱愛等教育口號影響了幾代人。然而,一些教育界專家及社會學者指出,過去的一些口號、守則有些過于宏觀和抽象,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操作。

  “隨著時代發展,孩子們也在發生變化,他們的身心特點跟十年前的那批孩子已不完全相同,因此我們認為一個時期應該有一個時期的《守則》。”中國教科院研究員鄧友超指出。

  事實上,此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新版《守則》有許多內容具很強的可操作性。比如,在“愛祖國”一欄,寫入“尊敬國旗國徽,奏唱國歌肅立,升降國旗行禮,了解國情歷史”;在“愛勞動”一欄,寫明了“自己事自己做,積極承擔家務”等內容;在“講文明”一欄,寫明了“自覺禮讓排隊”的內容;在“講誠信”一欄中,寫明了“不抄襲不作弊”……

  在建設法治社會的大背景之下,“講法治”成為《守則》單獨的一項,向中小學生灌輸守法觀念;中央政府近年來力推“生態文明”,《守則》里便出現了“踐行垃圾分類、低碳環保生活”等內容,這些強烈體現了時代性。

  不過,一些社會學家表示,新版《守則》不管是針對學生的身體年齡,還是心理狀況,都顯得跨度太大。將《守則》細分為“小學版”和“中學版”才更為科學。(蔡敏)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屏东县| 介休市| 高要市| 井研县| 栾川县| 嘉善县| 西藏| 石渠县| 静安区| 元谋县| 确山县| 顺平县| 吉安县| 洛宁县| 民乐县| 庆元县| 平湖市| 石泉县| 谢通门县| 南安市| 柳河县| 抚顺县| 西和县| 玉溪市| 嘉禾县| 偃师市| 晋中市| 武穴市| 门头沟区| 庆阳市| 岳阳县| 正镶白旗| 巍山| 鄂托克旗| 周宁县| 堆龙德庆县| 吉木乃县| 淳化县| 富宁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