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幼兒園設施簡陋,幼師待遇低跳槽頻繁;婚前醫學檢查率雖有回升,但增速緩慢。9月16日,本報報道了2012年陜西省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統計監測情況,針對這方面存在的問題,省統計局建議,消除就業歧視,提高女性就業率。
據介紹,我省農村90%以上是民辦幼兒園,因為資金不足,缺乏辦學經驗,存在一些實際問題。在農村個別地方存在著沒有經過審批注冊的的“黑園”,大多收費低,招收留守兒童,園內設施簡陋、安全隱患大,無法保障幼兒安全和健康成長。幼兒師范畢業的學生,由于就業難,不得不到農村民辦幼兒園任教,但工資低,福利差,許多幼兒教師沒干多久就辭職了,離開幼教崗位,另謀職業。
因此,建議有關部門對這些無證幼兒園納入監管范圍,各級教育部門摸排當地情況,對符合辦園標準的,及時幫助辦理辦園準可證;對辦園條件與規定差距較小的,應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改善辦園條件,促其達標;對于辦園條件差,有嚴重安全隱患的,予以關停;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幼師待遇,招聘優秀教師,保留優質教源不外流,確保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
近幾年,我省女性就業人口占整個就業人口的比例在不斷提高,但女性從業的比例仍然偏低,女性就業和再就業仍不充分。2012年,全省就業人員中女性占41.2%,城鎮單位從業人員中女性占35.6%,與《婦女規劃》要求還有差距。因此,建議政府部門從政策制度方面杜絕防止性別歧視,應狠抓女性就業觀念的轉變、就業技能的培訓和就業安置工作,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宣傳、落實各項再就業優惠政策,充分考慮婦女就業的特殊需要,多渠道開發婦女就業崗位;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在解決社會就業問題方面,適當對女性傾斜照顧;加強對婦女就業服務工作,扶持發展職業中介機構,開展對女性就業的服務引導工作,實現女性多渠道就業,增收致富。(三秦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