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已經包裝好等待發貨的產品,車載EPS轉向器。”在杭州下沙高新技術開發區,經營一家汽車零部件公司的海歸王朝久說。
在日本本田公司工作18年后,王朝久回國創立了公司,涉足電動汽車零部件生產。和許多留學人員一樣,他沒有選擇北上廣作為創業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創人員轉向二三線城市,迎接機遇與挑戰。
海歸“逆向流動”至二三線城市
“政府提供了很大支持,浙江民營經濟發達,人力成本又比一線城市低”。在談到為什么把創業地點選在杭州時,王朝久解釋說,公司在2012、2013年,通過申報項目獲得了政府共兩百萬元的資金。
在美國留學工作多年的李迪對記者表示,當初回國成立公司時,他考察了北京、上海、山東、江蘇等多地,發現許多地方政府具有前瞻性眼光,注重實干。公司成立后,在杭州引才521計劃,高新區5050計劃中得到了不少資金支持。
據了解,為吸引海外留學人員,各省市出臺了不同的政策,例如浙江的全球引才521計劃、溫州市580海外精英引進計劃、江蘇的“雙創引才”、大連的“海創周”、武漢的“黃鶴英才”計劃等。
對此,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指出,海歸人員回歸二三線城市創業最主要的原因是各地經濟發展迅速,機會多,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而競爭沒有北上廣激烈。有的海歸選擇直接回到自己的家鄉,一方面為家鄉發展作出貢獻,另一方面則是利用了熟人熟路的優勢。
畢業于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呂夏軍,直接回到家鄉紹興創立了公司。在他看來,在紹興創業沒有在北上廣強大的競爭壓力,并且父母的資金支持和人脈關系給予了他一些創業幫助。
人才招募、商業環境遭遇“水土不服”
“不過,落戶二三線城市也不是沒有限制?,F在人員招聘是最讓我頭疼的。”李迪說,他成立的企業主要做數字廣告的電子交易,以大數據挖掘為核心,是典型的科技型公司。但一招聘就發現,懂互聯網技術、金融證券、廣告傳媒各方面的人才很是稀缺。
這是海創高科技企業在二三線城市面臨的共同難題。王朝久所在的電動汽車行業是未來汽車業的發展趨勢,但是掌握核心技術的人員基本沒有?!叭瞬哦际钦羞M來后自己培養?!?/p>
“國內學科建設落后是個原因,因而我們開展了與高校的合作?!崩畹辖榻B,公司成立了計算廣告學研究院,和浙江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傳媒大學進行應用理論的合作研究,后期會發展到學科的基礎理論。
除了人才招募外,商業環境不同也是一個較大問題?!吨袊w創業發展報告2012》調查顯示,社會文化障礙是海歸回國的最大顧慮,排在其次的是政策制度和家庭生活障礙。
李迪說,在美國的經歷讓他注重人才,講究誠信和直接、高效的溝通,而中國企業里常存在低效的機構文化?!霸谄髽I內部推廣信息化自動化管理時就遇到阻力,不過好的是,這個管理理念與模式先進,很快被員工認可。”
接納海歸人才 二三線城市該何為?
“企業必須適應游戲規則?!北M管有些水土不服,但王朝久說,創業是艱辛的,有成功有失敗?!叭绻秦潏D享受,我就不會回國創業了。在李迪眼里,二三線城市有很多企業非常接地氣,實實在在地為提高當地生活水平作出了貢獻。
據了解,為了滿足用人需求,不少海創企業還前往北京上海招募人才,幫助人才回流到二三線城市。對此,王輝耀認為,留創企業多是高科技行業,對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創新產業集聚和商業生態圈的發展都有積極影響。
不過,隨著海歸創業的選擇趨于理性,他們對創業環境的重視正在從“硬件優先”轉變為“軟硬兼重”,專家指出,如何接納海歸人才,同時避免人才再“流失”,是二三線城市必須思考的課題。
“一些地方在制定人才政策時過于追求高大全,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大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蓖踺x耀建議,相關政策重心應逐漸從招才引智轉移到優化環境上來?!疤貏e是二三線城市,要找準自己的優勢,進行科學定位,實行錯位發展,使海歸所強調的發展機遇和城市對人才的訴求相吻合?!?/p>
除了創業之外,王輝耀建議,海歸人員也可以選擇在政府就業,從事公益服務型工作,幫助地方進行觀念更新與政策優化?!昂w逐漸轉向中小型城市成為趨勢,將在機遇與挑戰中為當地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記者 段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