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孫競)2日,由中國教育學會、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中國教育學會國際教育分會、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海南外國語學校承辦的“中國教育學會國際教育分會2023學術年會暨投身教育強國建設、助力國際教育創新研討會”在海南召開。
中國教育學會國際教育分會2023學術年會暨投身教育強國建設、助力國際教育創新研討會。主辦方供圖。
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翟博指出,要研究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國際教育,著力構建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研究和制定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培養和造就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際化人才,為教育強國奠定堅實基礎;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增強國際話語權。
“建設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是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和自貿港建設需要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探索中國教育新形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的積極嘗試。”海南省教育廳黨委書記、廳長李湖表示,海南將按照“內外統籌、提質增效、主動引領、有序開放”的要求,堅定扛起新時代中國教育開放發展新標桿大旗,全力以赴推進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建設,為我國國際教育的發展開辟新賽道、增加新動能、開創新格局。
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際教育分會理事長王定華提出,要不斷深化“外、特、精、通”辦學理念,突出外語優勢,培養更多具有家國情懷、有全球視野、有專業本領的“三有”人才。要加強大中小學外語培養一體化,推進人才方式培養的變革,突出通識教育,做實專業教育,把高等教育做強做優,做出特色、做出水平、做出國際范。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田祖蔭表示,我國基礎教育已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我們面臨著中央決策部署提出新要求、學籍人口變化帶來新挑戰、事業改革發展存在新需求、人民群眾對基礎教育有新期盼、數字時代要求新變革的新形勢,要保持敏銳警覺,緊跟時代發展,敢于探索創新。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積極開辟國際教育新領域、新賽道,以擴優提質、科學教育、教育數字化、規范管理、培育品牌五方面為重點,不斷為提升中國基礎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作出新的貢獻。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國際教育分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教科文衛辦公室主任孟繁華認為,教育應被視為一個動態平衡的生態體系,用生態觀去重新審視教育方式,并以此給出三點人才培養建議:一是喚醒生命意識,二是啟迪精神世界,三是建構生活方式。他強調,要加強家校社協同育人,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通過探究式學習提升創新能力,通過跨學科融合學習培養復合型人才,通過興趣培養激發學生內在成長力。
會議設置了四個分論壇,近30位國內知名教育專家、學者和與會嘉賓圍繞“國際教育創新發展”“中國特色高品質學校建設”“外語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青少年國際理解教育與國際素養培養”四方面議題,通過專題講座和案例分享等形式展開深入研討,從不同維度進行了充分交流。
會議上還舉行了中國教育學會國際教育分會成果發布及項目啟動儀式,揭曉了2023年尋訪國際教育“名師優課”暨精品課例征集結果,發布了《中國國際教育:觀察與研究2023》、“教育治理與領導力叢書”、《國際教育研究與述評》三大國際教育分會年度學術研究成果。